【當每個人都去投票時,其實是民主的災難】
我一直覺得,當民主國家中,每個人都去投票時,那是一場災難,因為絕對會選出很糟的候選人。
原因就在於,一個國家中,並不是每個人對政治都有高度了解的,我認為至少要對政治有相當認識後,再去投票會比較好。
所以如果在沒有候選人宣傳的狀況下,讓大家依自己意願,想投就投,不想投的人就不要去投,這時才會選出最好的候選人。
為何,因為此時會『想』去投票的人,通常都已對政治有一定的了解,那他去選出來的人,必然相對較好,也必然是在政見上,或實際作為都比較好的。
相反地,當有很多選民,平日對政治都沒研究,那此時一有候選人鼓吹『民主就是一定要去投票,不然就是糟蹋了民主』,此時,這樣的選民就很容易為投而投。
而由於他平日對政治不太了解,就只能按很淺層的宣傳來投票,例如愛不愛國這些較為簡單的議題,如果你還要他去考慮其它政治議題,那是不可能的,因為至少要一點時間。
平日不接觸政治,到選舉時才去投票,就容易被洗腦,而沒有主見,而最後就會投給「叫他去投票的人」,因為在宣傳中,常可暗插一些簡單訊息,例如投給愛國的人。
這也是為何,台灣的地主民代要花那麼多錢叫選民去投票,因為這是有效的,表面上看似中立的投票行為,其實是一種暗藏拉票的洗腦行為。
這道理很簡單,如果不是對他有利的話,他不會『花那麼多錢』打廣告、叫網紅去投票。
在台灣,多數人對政治的認知是很淺層的,因此在政治上的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差,而當你獨立思考能力差的時候,就會按別人的意思投票而不自知。
別誤會我,我說的在政治上的獨立思考差,並不是說選民笨,而是說他在這方面的知識不足,因為要有獨立思考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有一定涉獵。
舉例來說,我本人雖然在政治上有些自己的見解,但在其它領域,例如化妝品上的獨立思考是絕對很差的。這是因為我在這方面平日沒有涉獵,那關於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就會不足。
如此的話,當我幫老婆買支口紅,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甚至只能依專櫃小姐的建議,而這種建議,很多時候是依專櫃小姐的利益,而不是我的利益。
政治其實本身並不難,但確實不只所謂的愛國與否,如前所述,愛國當然重要,但政治我們要考量的還有環保政策、土地制度、稅所法得、育幼養老、產業發展……
講真的,如果你常來我粉專,會發現其實這些都不難,但確實,需要偶爾就聊一下,日積月累下,才會愈來愈有判斷,這種狀況下,在某一天你就會想去投票,選出那些合你意的政治人物。
看到沒?過程中其實沒有勉強,當你這方面的涉獵廣了,就會『自然而然』地選出好的候選人,完全沒有勉強。
相反地,如果很多人平日明明對政治沒有興趣,那到了選舉時,只是因為地主民代不斷宣傳『民主就是要投票、不投廢票』時,那麼,那些平日對政治沒有涉獵的人,在短時間內要做出決策,就只好選擇最簡單、最不用思考的唯一指標『愛不愛國』來投票。
然而,這種單一指標來看政治,來選擇候選人的結果,往往會有錯誤的選擇,因為政治絕不會只有單一面向。
更重要地,此時所投票的對象,就會是告訴你要這麼做的那個人或政黨,因為他會在廣告中暗藏訊息,若沒有利益,相信我,他也不會花那麼多錢叫你去彰顯民主,需知,當選後他可是忙著炒地皮,根本不管你什麼民不民主。
民主絕對是好事,每個人都有投票權也是好事,但壞事是,你明明不想投票,卻因某位候選人,或某個政黨叫你一定要去投票,這時,就會是國家的災難。
相反地,當你不想投時就不要去投,而當有天你在政治上了解愈來愈多,「自發地」想去投票時,那時才會有最好的決策,也會選出最好的候選人。
結論是,與你所想不同的是,當每個人都去投票時,其實不是民主的驕傲,而是民主的災難。
【峰語】當每個人都去投票時,其實是民主的災難/20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