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維”思考?
劉潤 2021-10-01(原文出處)
假期期間,大家都在休息,也趁著這段時間可以靜靜地思考。
有很多同學問我,應該思考什麽?
我覺得,可以想一些稍微“大”一點的事情。花一些時間,看看自己的思考維度。
我常說,現在競爭最大的問題,不是信息不對稱,而是認知不對稱。
吳伯凡老師在“認知方法論”里,提出過一個概念:盲維。
有時候,你不是沒有看見一個點,而是沒看到整個維度。這就是,盲維。
所以,你有多高的思考維度,就會有多高的認知水平。
但是,如何做到“高維”思考?
我先講個故事。
— 1 —
低維思考的人 無法理解高維的世界
現代哲學之父、現代數學之父,笛卡爾,有一天躺在床上。
他看見天花板有一只蜘蛛。
蜘蛛懸掛在房間里。然後,它沿著蛛絲往上爬,爬到天花板。然後,又繼續沿著蛛絲,掉下來。
笛卡爾,就這樣看著這只蜘蛛。
突然,笛卡爾在腦子里蹦出一個問題:如何來準確計算,準確標明蜘蛛在房間里的位置?
它在左邊?還是右邊?
它在上面?還是下面?
如果是你,你會怎麽來標明蜘蛛的位置?
笛卡爾就這樣看著房間,望著三個墻面,發現地面和墻角形成的三條線。
這三條線,就是X軸,Y軸,Z軸。
一個幾何問題,就被笛卡爾轉換成了代數問題。
一個難以描述的問題,變成一個極其簡單的答案。
發現了嗎?
蜘蛛在哪,從單一維度,二維平面,是很難描述的。必須借助三維的空間才能定位。
所以,當維度太少,維度太低的時候,我們常常覺得困惑而複雜。
當維度更多,維度更高的時候,會發現很容易洞察事物的本質,看得非常清楚。
站在1樓,10樓,100樓,看到的風景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我們有時不是沒看見一個點,而是缺少了一整個維度。
低維思考的人,也常常無法高維的世界。
如何“高維”思考?其實就是增加更多的思考維度。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也在於思考維度的豐富性。
那麽,有什麽維度,是非常重要,但卻被大多數人忽略的?
至少有兩個:
時間和概率。
— 2 —
時間維
至少比別人多看一步
第一個要增加的維度,是“時間”。
時間,是流逝的,是動態的,是演化的。
也就是說,世界會永遠變化。要對未來有預見性。
作為一名商業顧問,我給很多企業做咨詢。我經常給一些正在高速增長的創業公司說一句話:
不要把你們的“階段性”,當成你們的“先進性”。
什麽意思?
我舉個例子。
比如說,管理模式。
很多創業公司,崇尚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是對的嗎?
這種管理方式,層級很少,匯報簡單。
上面有願望,中間有傳達,下面有結果,效率極高。
但是,但是,這只是階段性的結果。總有一天要改變。
什麽時候?
當管理複雜度超過收入的時候。
我畫過一張圖,是人數增加帶來的收入增長與管理難度之間的關係。
企業人數增加,帶來的收入增長,大致是線性的;而增加的管理複雜度,是指數級的。
兩條線終究會有一個交點,管理覆雜度終有一天會超過收入增長的曲線,直到吃掉全部利潤。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逃脫這樣的命運。
我們來做一個簡單的算術題:
假如公司原來只有三層,管理幅度是6人。CEO管6個總監,6個總監每人管6個員工,那麽最大的管理空間是:
1 + 6 + 6 * 6 = 43 人。
但是,如果還是在保持扁平化的前提下,公司規模變大,那就只能增加管理幅度,每人下面管10個人。那麽現在最大的管理空間是:
1 + 10 + 10 * 10 = 111 人。
管 6 個和管 10 個什麽區別?
區別在於如果每個月和員工談一次話,是每 5 天談一個,還是每 3 天談一個,區別在於你能思考和工作的時間有多少。
如果要管 30 個,那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和員工談話,那,還要不要工作了?
如果是管 100 個,根本管不過來。
所以,只能層級化。
然後流程化。
然後工具化。
公司大了,這幾乎是必然的規律。
所以,如果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預見未來管理覆雜度的提升,以後就會付出巨大的代價。
很多企業,不是死於戰略,而是死於管理。
很多企業長大之後,正在補課管理基本功,就是對自己之前錯誤的買單。
因此,我常常建議企業要問自己這樣的問題:
1年後,3年後,5年後,我的企業會長成什麽樣子?
然後,為未來作準備。商業模式是這樣,管理方式是這樣,個人成長也是這樣。
有“時間軸”的人,就是我們常說的“算路深”的人。
就像下棋一樣,能看見後面的3步,5步,10步。
所以,要時時刻刻意識到,還有一個維度——時間。
當你知道要算的時候,至少會超過一半的人。
也許不能多看3步5步,但你至少可以多看1步。
這1步,已經是低維和高維的差距。
— 3 —
概率維
高手和普通人的分水嶺
還有一個要增加的維度,是“概率”。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灰度的。是有可能性的。是有概率的。
也就是說,做任何一件事情,最好都從概率的角度去思考。
這會讓我們對成功有更敏銳的感知,對風險也有更多的敬畏。
概率,是一個很覆雜的話題,甚至可以變成一門專業的課程。
今天,我只希望你記住兩個可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率思維。
大數定律,和黑天鵝。
什麽意思?
先說大數定律。
我問你一個問題:
拋一枚均勻的硬幣,正面向上的概率是多少?
你會說,是50%。
那麽,假如再拋一次呢?下一次一定是反面向上嗎?
不一定。可能還是正面。
那麽,第三次呢?
可能還是正面。
但是,假如你拋100次,1000次,10000次呢?
最終的結果,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次數,一定幾乎相等。
也就是說,只要你拋的次數足夠多,結果一定穩定的。
這就是“大數定律”。
但是,知道大數定律,有什麽意義?
大數定律的意義在於,如果想要成功,就要正確的事情重覆做。
正確的事情,1次沒有成功,2次沒有成功,3次沒有成功,但是只要重覆做,概率就會站在你這邊。
哪怕一件事的成功概率只有20%,只要重覆次數足夠多,也有概率可以做成。
足夠多,是多少次?
14次。重覆做14次,成功概率只有20%的事情,你也有95%的概率能成。
Q:某一事件的成功概率P=20%,則獨立進行14次,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是多少?
A:P(成功)=0.2,則不成功的概率為P'=0.8,14次至少成功一次的概率為1-P(14次都不能成功),為1-0.8^14=0.956,即95.6%
記住:正確的事情重覆做。
剩下的,交給概率,和規律。
那黑天鵝呢?
黑天鵝,就是那種發生概率很小,但是損失很大的風險。
不管怎麽萬事俱備,總會第一萬零一件,怎麽都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而一旦發生,就會毀於一旦。
面對這種風險,很多人視而不見,或者根本毫無察覺,但是真正發生時卻被殺得措手不及。
比如疫情。
所以,面對黑天鵝事件的風險,要懂得轉嫁。
這麽做的目的,是留在牌桌。不管輸贏,你總要能繼續玩下去。一旦出局,遊戲就結束了。
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或者創業,都是無限遊戲。
面對這種未知的風險,要會對沖。
航空公司,受油價的影響特別大,不想承擔因油價波動所帶來的風險,怎麽辦?
通過購買石油衍生品,鎖定了燃油的價格。對沖風險。
這樣,石油漲了,我不會因此而虧損;同樣,石油跌了,我本來成本更低,可能更賺錢,我也不後悔,不眼紅。
做外貿的,不想承擔因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怎麽辦?
通過購買匯率衍生品,鎖定了幾個月後的匯率。對沖風險。
那時,無論匯率是漲是跌,你都鎖定了你的收益。
我還見過一些做投資的基金管理人,當疫情在中國逐漸好轉,但還很不確定是否會向全球蔓延的時候,就提前買入了一個整體組合的黑天鵝保險。
結果當全球疫情爆發時,這只組合已經有超過10倍的增長。
我想,這不是先見之明,而是一種風險管理的能力。
所以,面對黑天鵝,普通人會視而不見,高手會保證自己永遠不出局,頂級高手甚至能在危機中獲利。
因此,心中永遠要有概率的思維。最重要的一點,是讓自己在市場上活得久一點。第二點就是,要牢牢記住第一點。
最後的話
低維的人,常常無法理解高維的世界,於是困在自己局限的認知里。
高維的人,看見低維的世界,常常是一種居高臨下的見解和包容。
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降維打擊。
普通人思考問題,只有簡單的,固定的,不變的幾個維度。
如果想要躍遷,我們至少可以再給自己增加兩個維度:時間和概率。
當你有了更多的高維思考,也許就會超過一半的人,甚至90%的人。
至少,能比別人走得更遠一點。
劉潤 2021-10-01(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