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既然鐵男提到了,就算便談談打工這個話題吧。

以前唸書時,許多朋友的父母,會利用寒暑讓他們出國遊玩來拓展生活經驗,但面對動輒二三萬的旅費,學生時期的我其實並沒有這樣的經濟能力。於是,相對於朋友們利用花錢來拓展生活經驗,我只能用賺錢來拓展生活經驗,這是窮人的方式,也是我的方式。

除了賺取額外的收入外,拓展生活經驗也是我的重點之一,也因此,在我的打工經驗中鮮有重覆的,除了一般學生較常做的家教與研究助理外
,另外像是【泡沫紅茶吧台】、【衛生棉派送員】、【遊藝場開分員】、【餐廳服務生】、【KTV 服務生】、【三溫暖服務生】、【建築工人】、【世貿光電大展銷售員】、【金革唱片 sales】、【力霸房屋仲介】、【TVBS 記者】、【寶來證券營業員】……等,都是學生時期就已嘗試過的工作。

在這些打工經驗中,較有趣的經驗是衛生棉外派員、建築工人以及記者,當【衛生棉外派員】讓我有被怪老伯與狼狗追打的糗事,當【建築工人】讓我在南投的高溫夏日下接觸了另一個質樸世界,在 TVBS 當【記者】則讓我能採訪不同人物,猶如換得一張浮世通行證。而讓我成長最多的則是房屋仲介與證券營業員,二者也都讓我提早了社會化:【房屋仲介】讓我紮實地體驗了業務的本質,【證券營業員】則是讓我熟悉了產業結構與市場運作。至於較不喜歡的則是當【家教】,即使時薪 650 元已相對為優,但我仍覺得當家教比較無趣,對自我成長的幫助亦較少。

打工經驗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是由一個備受呵護的學生轉換到必須察言觀色、忍受挫折的雇員,於是我終於了解什麼叫彎下腰,也終於了解到父執輩的辛苦。此外,由於接觸較多的工作型態,因此能了解彼此間的優劣,所以後來能找到較符合本身個性的工作,也減少了許多後來出社會時的徬徨。

我後來發現,除了學生這段期間外,出社會後就不太可能再去嘗試這些工作,像是我現在不太可能再去三溫暖當服務生,不太可能再去南投當建築工人,也不太可能再去遊藝場開分……等。也因此,即使現在每年我都會出國旅遊,但仍慶幸當年自己只是個窮學生,因為我現在才了解到,人生各階段都可出國旅遊,但只有學生時期,你才有機會嘗試多元的打工型態。

台灣很多父母太保護小孩了,以為限制住他們的生活範圍,在學校與家庭間才是最安全的,但最後反而是害了他們。
http://www.wretch.cc/blog/mapleduh&article_id=2138111
 所以將來我會鼓勵自己的小孩在年輕時多去嘗試,並且讓他們知道,社會百態其實沒什麼好可怕的,但封閉自己才有可能走入絕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