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肩頸疼痛難解 竟是韌帶鈣化

六旬婦人左頸肩膀刺痛痠麻又無力,服止痛藥,打止痛針無法改善。收治患者的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神經外科醫師林牧熹指出,經核磁共振影像發現,患者頸椎後縱韌帶已鈣化,壓迫頸椎神經。個案的病情已無法藉由復健等保守治療緩解疼痛,必須藉減壓手術及置放椎體支撐架與加入脊椎固定骨板

這類患者除了先天因素外,多因長期姿勢不良、低頭工作,造成頸椎韌帶過度牽引,若忽視不管,最後會鈣化如木板般的堅硬,以致壓迫頸椎神經。醫師提醒,一般民眾平時工作40-50分鐘後,就要和緩活動肩頸,但切忌用力突然扭轉、甩頭,也不宜請人大力推拿,以免造成椎體韌帶滑脫。

「頸椎後側韌帶鈣化」應係指頸椎棘突後方之「後頸韌帶」(posterior nuchal ligament),其中段鈣化現象在頸部x光檢查應屬常見,不會因為運動而消失。

頸椎項韌帶為人體頸部後方的一組韌帶,主要功能是維持頸部姿勢穩定,限制頸部過度前屈,如果已出現項韌帶鈣化,應該盡量避免頸部過勞,以及過度、過多運動,工作時注意維持頸部直立或稍後仰姿勢。飲食方面無特別要求和限制。

台灣新生報 2010-12-03

 


【網路其它】

◎ 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孫瑞明指出,約有10%以上的婦女易有頸椎的後縱韌帶鈣化情形,一般較年長者也容易發生退化或鈣化情形,尤其以甲狀腺機能異常或鈣離子代謝異常的病患較為常見。孫瑞明醫師表示,一般處理的方式是從頸椎後方擷取骨頭做脊髓神經減壓,但評估從後方取骨骼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他嘗試以頸部前方進行手術,經過12個小時,成功完成這項手術。

◎ 小弟我於日前去找長庚醫院頸椎專科牛醫師,牛醫師看過我的(MRI)之後說:你不是椎間盤突出,是【頸椎後縱韌帶鈣化】,好發於『日本人』和『東方人』,而頸椎受傷過和須長期低頭工作者居多。這是要開刀的,開刀途徑有兩者,分別是『前位開刀』和『後位開刀』,前者須移除原有的頸椎骨,在經過排除鈣化組織後,再移植器官銀行的『捐贈骨』,風險大但復原效果較好。後者是對頸椎神經管作『疏壓手術』,對於頸椎後肌肉群傷害大,且復建時間長,效果亦沒前者佳。

◎ 佛山健翔頸腰醫院骨科主任劉明淮指出,病人有頸部慢性疼痛,頸後發僵,可觸及項韌帶變硬或有彈響聲,X線片檢查發現項韌帶鈣化,診斷即可成立。由於頸椎病也可伴發項韌帶鈣化,因此要注意鑒別。本病可採用推拿、針灸、小針刀等治療,但要注意推拿手法一定要輕柔,符合手法基本要求,切忌暴力;頸椎扳法要嚴格掌握適應症,操作時切忌生拉硬扳,切忌盲目追求彈響,加重頸部損傷;中藥以活血化瘀、散寒祛濕為主。若合併有頸椎病時,應同時予以治療,並以治療頸椎病為主。

◎ 頸部後縱韌帶鈣化情形,嚴重必須開刀,但只相信開刀也不對,想要比開刀更安全的方法,可能目前只有小針刀療法最直接有效,會使鈣化的韌帶鬆弛放鬆,因為開刀還是容易破壞一些不必要的位置,而形成鈣化的原因,卻是很多患者無法知道的。

 


延伸連結:

- 許達夫醫師談《頸椎後直韌帶骨化症 OPLL (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後縱韌帶骨化綜合症會診》

- 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症手術治療

- 醫學百科之《頸椎后縱韌帶骨化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