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台大校長李嗣涔感嘆『台大13妹走秀可惜』,峰仔以為此言差矣。
首先,李嗣涔這還是在一個狹隘的【科班思想】中,認為學歷高者就該去從事社會所認定的『好工作』,如此她們才能為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才不致辜負了老天給她們的天份。對此,峰仔深不以為然,相反地,我認為台大13妹透過走秀所創造出來的可能性,對社會的貢獻反而更大。
事實上,我深信13妹的談吐肯定比一般藝人好很多,所以若真能進入演藝圈,甚至能闖出一片天,我覺得這幾位台大人對社會的影響才會更大,貢獻也絕非那些社會認定的『好工作』可以比擬的。
就好像羅大佑、連加恩若是按社會的期許去做那些的『好工作』,那今天社會上只會再多出二位醫師(而且還是很容易被取代的),但卻會少了個優秀的音樂人與博愛的慈善家。這樣說來,倒底是做這些社會認定的『好工作』貢獻大呢?還是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貢獻大呢?答案很明顯。
也因此,若峰仔是台大校長,我不但不會覺得13妹走秀可惜,相反地,我還會把13妹找來當台大的親善大使,協助她們在演藝圈成功,然後再讓她們去發揮力量影響社會,甚至改善社會風氣。即使再差,也都還能行銷台大一下吧?
此外,李嗣涔所謂13妹所應該從事的『好工作』,我覺這類工作根本就不欠人,也肯定有比13妹更優秀的台大人可去從事,若是如此,為何一定要把所有的人都按社會的期許與價值觀去找工作呢?
而更重要的是,由個人的角度而言,我覺得每個人都該去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不是去從事社會、親友認為你應該做的工作。其它人無法對你的人生負責,只有你自己才可以。自己的未來由社會的價值觀來決定,這不是很傻的一件事嗎?
還有一點,那就是李嗣涔他並沒有看到13妹進演藝圈後的“可能性”,他認為show girl就是終點了,但峰仔卻不這麼認為。試問,那有人長時間都在做show girl的?所以show girl只會是個過程,而在這之後還有很多的“可能性”,而那才是個人與社會最精彩的部份。而在年輕的時候有機會一搏,為何不多嘗試?
所以,無論是由社會或個人的角度,峰子以為,擁有美麗外表的13妹,都不該一開始就從事社會所認定的『好工作』。
13妹進演藝圈還是有可能陣亡,最後還是有可能還是個沒影響力的花瓶,但峰仔深信,她們仍比一般的藝人有更大的機會成功,也有更多的思考力規劃未來,雖然失敗的機會也高,但人生的精彩就是在這些不確定之中,不是嗎?
峰仔很感嘆,台灣的教育者就是很缺乏創意與想法,只知道要學生如何走平穩的道路,但卻沒看到精彩的可能性,這不是很可惜嗎?
李嗣涔感嘆:台大13妹 走秀可惜
「台大十三妹」亮麗的外表吸引媒體目光,甚至已經成為藝人, 掀起話題,台大校長李嗣涔今天在台大畢業典禮時說:「有點可惜!」他認為,老天爺給她們這麼好的天分,應該可以選擇更好的工作,甚至為台灣、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
台大的美女話題,近來很熱門;所謂「台大十三妹」,最近更在網路爆紅,一開始是網友貼出「台大十三妹」的部落格,成為繼「台大五姬」的校園美女後的最新網路話題,其中「國企湄」楊伊湄畢業後進軍演藝圈,最近又在電玩廣告中扮演「爆乳蜘蛛精」更引發話題。
李嗣涔今天說,他自己不太看新聞,但是對於十三妹勇闖演藝圈的消息,仍覺得有點可惜,她們都這麼聰明,應該可以承擔更重要的工作,如同台大校訓「敦品勵學、愛國愛人」,希望台大人都能對人類做出貢獻。
李嗣涔強調,以台大人的資質與天分,有機會應該要去承擔更艱鉅的任務與工作,擔任show girl雖然待遇優渥,但他總覺得這些年輕人應該可以憑著自己的內涵,找到更適合的工作。
但李嗣涔也笑說,他當學生時,校園流行留長髮、穿喇叭褲,他也「跑給教官追」;如今幾十年過去,「好像表現也還不賴」;上一代總是會看下一代年輕人不順眼,總是希望耳提面命讓下一代表現比自己更好,但也應尊重年輕一代的選擇。
他最後也不厭其煩提醒台大畢業生,別眼高手低,對第一份工作別太挑剔,這也是校方今天安排台達電董事長鄭崇華演講的原因,希望他艱辛的創業故事能給年輕人一個好榜樣。
台大校長的感嘆 正妹聽見了嗎?
「台大十三妹」最近不斷在電視螢幕中出現,原本只是校園美女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沒想到卻在台灣社會的偏差價值觀中變了調。各界的話題始終圍繞在三圍、外表等,再加上「台大」兩字宛如成了最大附加價值,就讓台灣社會物化女性、追求爆乳、爆紅、暴利的價值觀,更變得名正言順。難怪台大校長李嗣涔今天會對「台大十三妹」的情況有所批評。
物化女性的社會氛圍正無形地入侵各大學校園,各種選秀比賽層出不窮,學生自己辦活動就算了,甚至連學校也主辦「校園美女」選拔,對女性的物化無所不在,學校和學生也不自知。
如今連台灣第一學府台大都淪陷,除了幾年前有「台大五姬」炒熱話題,並走進演藝圈擔任娛樂新聞主播外,現在還出現「台大十三妹」成為後起之秀,年輕人的價值觀是不是會被更扭曲?恐怕更值得深思。
尤其是最近十三妹中的「國企湄」,在電玩廣告中扮演蜘蛛精,「巨乳」的噱頭,成為演藝圈的熱門話題,讓台大校長李嗣涔也不禁感嘆「有點可惜!」,這種執著於表象的追求,即使台大人也成為物化女性的標竿,讓校長忍不住要像暮鼓晨鐘般提醒學生。
只追求成名,即使遭到物化都無所謂,這是台灣大學生應有的價值觀?今天台大校長有感而發的一席話,不知道畢業後要勇闖演藝圈的台大校友,以及正準備要出名的大學生們,聽進去了嗎?
聯合晚報 2010-06-05 ╱嚴文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