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味鄉以棉籽油混充事件爆發之後,《今周刊》深入解讀富味鄉近三年的財報與公開說明書發現,在亮麗財報背後,竟暗藏著不為人知的炒股陰謀,二年多、一千個日子以來,陳文南透過四大手法,意圖謀取上市後的暴利。這暴利到底有多大?答案很驚人,估計將來如果順利上市,富味鄉市值有機會膨脹到九十億元。九十億元,這個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數字,不斷蠱惑著他一步步進行他的致富計畫。
手法一:為了提高EPS,加棉籽油降低成本!
過去,富味鄉的毛利率平均都在 12% 左右,並不特別出色,但是就在上市前一年,也就是 2011 年,毛利率突然攀升到 14.8%,一二年更突飛猛進飆升到 19%,成長了近六成。對照陳文南坦承,富味鄉自 2011 年起三年來進口棉籽油 5800 公噸,只有 1852 公噸棉籽油用於外銷,另 2578 公噸用於內銷,添加於二十四項產品中,足證陳文南為了美化財報,竟把腦筋動到造假上頭,關鍵作法就是大量買進棉籽油加入芝麻油以壓低成本,藉以提高每股稅後純益(EPS)。
手法二:疑以現金增資大量買原料 塞貨讓營收爆增!
陳文南也透過各種方式增加手中現金部位、購買製油原料,因而累積大量庫存,存貨金額由 2012 年下半年的 5.04 億元大幅攀升至 2013 年上半年的 7.7 億元。這兩年,他更藉由大舉現金增資與向銀行借貸方式,提高手中現金部位,作為購買棉籽油的銀彈。富味鄉光是 2011 與 2012 年與今年上半年分別辦理三次現金增資,金額分別是 1 億元(票面價 10 元)、3500 萬元(票面價 10 元)、2.27 億元(以每股 46 元溢價發行)。
手法三:編織中國夢,拉抬成市場熱門股並不難!
有了高獲利成長當靠山,想要衝高上市價格的富味鄉,下一步就是拉高投資人的「本益比」預期,於是,陳文南開始找題材,編織美麗的「中國夢」故事。從 2006 年開始,富味香就開始在中國進行擴廠與購併,一一年併購了上海富味香奉賢廠後,產能一口氣增加十倍,擴大中國芝麻製品製造銷售與油品裝罐業務,且百分之百內銷,中國全聚德、鼎泰豐、海底撈等連鎖餐飲業都是旗下客戶,光是一一年就認列了來自中國的三千三百七十三萬元獲利。
手法四:拉攏學者 公開說明書謊稱重視食安!
陳文南擅於拉攏教授與退休政府官員等有力人士,來替他的芝麻油加持。不僅請來台大農化系榮譽教授李敏雄、曾擔任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的台船董事長賴杉桂擔任監察人,也邀經建會前副主委葉明峰、中華民國關稅協會理事長蔡俊彥擔任獨立董事。
為了取信投資大眾,富味鄉在公開說明書上頭白紙黑字寫著:「本公司一向秉持專業和誠信的經營原則」、「玉米油與棉籽油以外銷為主」,談到競爭利基更強調「食品安全受嚴格重視」,「以提供國人健康優質的產品為業務發展的主軸」,「因芝麻漲價、供應量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偽劣品於銷售市場流竄之情形,這種問題將會長期存在」,對照富味鄉被查出黑心油,更是諷刺。這也顯示,為了衝高獲利,陳文南謊話連篇。
大善人變奸商!事發之後毫無悔意,不認錯!
對於富味鄉第一時間說謊指摻棉籽油產品沒有內銷,陳文南事後也只是輕描淡寫地說「部門主管統計棉籽油相關資料有誤,是嚴重疏失,但絕非惡意。」犯後態度不佳。且事發至今,陳文南從頭到尾都不承認為降低成本,在產品摻偽假冒,欺騙消費者,更不曾為此公開道歉,只是一再強調是「標示不符」;富味鄉公司網站發表的聲明仍強調「因產品標示問題,而延燒擴大,造成客戶、消費者與社會驚恐,富味鄉深感抱歉。」明明是摻假,卻硬說是標示不符,實在是令消費難以接受。
富味鄉股價過去十天大跌 48%,股價從最高 84 元,到十月二十九腰斬到只剩 38 元,市值蒸發 25 億元,只剩下 23 億元。儘管陳文南強調不會停止IPO(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但資本市場是一翻兩瞪眼的金錢遊戲,看似順利的上市夢,在開香檳慶祝前卻爆發摻假油事件,毀了辛苦經營的商譽,也讓投資人信心大失,陳文南 90 億元的暴富夢想,終成泡影!
今周刊 2013-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