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一個土特產,打造成全球化的產品?
今天我們一起來解決一個問題:
怎樣把一個土特產,打造成全球化的產品?
放在今天,你可能會說有互聯網就行了。但在還沒有互聯網的時候呢?
人生一切難題,知識給你答案。
今天介紹的這本書,就以鮮花為例,帶你看看這種難以運輸、保質期短,實現產業化難度很高的產品,是怎麼做到全球化的——
《鮮花帝國》
作者:[美] 艾米·斯圖爾特
1. 提到鮮花,你可能想到街邊的花店,認為這是某個地區的小型生意。但其實,鮮花早已成為了全球化的產業。數據統計,現在每年鮮花市場的交易量高達400億美元,相當於全球電影市場票房總量的四倍。這麼龐大的產業,具體是怎樣打造出來的呢?
步驟一:確保大規模標準化生產
2. 要想成為全球產業,首先產品要能大規模標準化生產。鮮花產業最先做的嘗試,就是人工育種。這使得鮮花的種植和培育變得可控,可以完全通過控制溫度、濕度、光照等變數進行大批量管理,避免了自然環境的影響。我們平時看到的鮮花,大多就是經過幾代雜交、改良後的人工品種。
3. 此外,在品種改良過程中,還要考慮提高批量包裝和運輸的效率。像我們平時看到的無刺玫瑰,很多人覺得是為了保護顧客的雙手,但其實不是。花商之所以培育無刺玫瑰,是因為它種植更方便,能更好地用傳送帶運輸,捆紮速度也能達到有刺玫瑰的兩倍。像荷蘭很多大型花卉農場,每個溫室只需要1-2名工人,大量工作可以用技術來代替人工。
步驟二:實現全世界的順暢流通
4. 怎麼把產品運出去,是很多土特產都面臨的問題。在提高流通效率這一點上,交通網路的發展幫了鮮花的大忙,讓種植區的鮮花能方便地運輸到世界各地。比如美國88%的進口鮮花,都要通過邁阿密機場,對於厄瓜多的種花工人而言,邁阿密機場遙不可及,但他們種出來的鮮花只需要幾個鐘頭,就能被運往美國各地。
步驟三:建立一體化的市場交易規則
5. 即便能很快運走,減少損耗,仍有定價問題要解決。不同地區,對鮮花的心理價位是不同的。為了解決這個難題,花商們建立了一體化的市場交易規則。把全部鮮花,運往全世界最大的花卉貿易中心:荷蘭阿斯米爾小鎮,進行荷蘭式花卉拍賣,也被稱作「減價拍賣」——拍賣師用相高價起拍,然後逐步降低,直到第一個競買人應價。
6. 為什麼是減價拍賣?第一個原因,鮮花是越放越不值錢的,如果跟普通的拍賣一樣,價格往上拍,很可能會流拍。第二個原因,精準地識別需求,整個拍賣過程其實不會對花的質量有太大的影響,但各地的零售商非常清楚,什麼價位能把花順利賣出去。事實上,這種一體化的市場規則確實有用,荷蘭阿斯米爾小鎮的花交易量,佔到了全世界的五分之一。
步驟四:根據需求改造產品
7. 作為一個產品,最終要接受用戶的檢驗。拿鮮花來說,人們想要的當然是花型漂亮、色澤鮮亮、插瓶時間長,但自然中的鮮花肯定不是這樣。為了讓花更受歡迎,必須對它進行改造。
8. 首先,改造出漂亮花型。我們常見的「星象家」百合花,花朵大、向上開放,其實大自然中沒有這個品種,它是由花朵下垂、碩大艷麗的東方百合花,和花朵小、向上開的亞洲百合雜交培育出來的。
9. 其次,延長插瓶時間。你可能不知道,延長鮮花的壽命,是以犧牲鮮花的香味為代價的,因為散發香味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我們平時在花店聞到的花香,並不來源於花,而是花商使用的香薰噴霧。
步驟五:不斷製造消費需求
10. 全球化的產業,還要保證有源源不斷的消費需求。鮮花產業的第一個招數就是「造節」。你肯定想不到,母親節就是花商製造的節日。1908年,一位叫做安娜的女子提議設立母親節,她建議讓兒女們戴上一朵白色康乃馨,表達對母親的敬意。花商們覺得這是很好的商機,紛紛響應,這個傳統也就一直保持到今天。
11. 第二個招數,給各種花賦予「花語」,添加上它本來沒有的意義。這樣,消費者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送特定種類、特定數目的花才能表達心意,藉此拉動消費。
12. 最後總結一下,想要把一個土特產打造成全球化的產品,絕不僅是因為它本身產品好,背後是它完成了從生產、流通、建立規則、製造需求等一系列大事。如果你也在嘗試將自己的產品變成一個大規模的產業,不妨借鑒一下鮮花產業的做法。
【精彩留言】
今日得到:想要提高一件產品的銷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賦予其購買的意義。 ①人們之所以要購買鮮花,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人們賦予了它意義。 ②送鮮花其實是送一種情感,玫瑰代表了愛情,康乃馨代表感恩,這些看上去天經地義的意義,其實最早也是商家賦予的。 ③所以一件好的產品一定是一件有意義的產品,人類天生就愛有意義的事物,所以鮮花這類產品的價值,更多體現在其表達的意義上。
羅輯思維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