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留言說『我剛剛耐著性子去看了林昶佐質詢勞基法的影片,他媽的,照稿念還會結巴,我都看到那個勞動部長嘴角嘲諷上揚,講半天聽不到重點,連個投影片都不做,幹!』
這就是我說的,你的質詢必須是『有效質詢』才有意義啊!像林昶佐、苗博雅這類「無效質詢」很多,但最後他們的支持者卻會說『你看,他們也有在處理民生法案!』
問題是,這種質詢是沒有意義的,因為等於一個小學生拿著A4紙的講稿上台,找不到痛點,也沒談到要改善的地方,也沒有押時間,這樣的質詢,等於是走過場、形式化,完全改變不了什麼。
相反地,若你看黃國昌的質詢,都能精準地講出痛點,然後每個官員好像是作弊被抓到了講不出話來,接著黃國昌押定要改善的時間,這樣的質詢,才是我所謂的『有效質詢』,這類的質詢,才有意義。
所以你會發現,黃國昌質詢時官員發抖,深怕作弊被揭穿,而林昶佐質詢時官員也發抖,不過是笑到發抖。
這不是《時代力量》立委的個別現象,事實上,這種無效質詢普遍存於藍綠立委中,這也是為何我說,黃國昌一個人所處理的民生法案,基本上是大於所有其它100多位立委的總和了。
所以這也是為何我如此推崇黃國昌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質詢是『量』『質』兼具,所以稱為戰神並不為過,而且是我認為30年來的立委第一人,甚至超越了當年勇於揭發弊案的陳水扁。
相反地,像林昶佐這樣的立委,民生法案的『量』很少就算了(真的很少啊,自己有空搜一下),而且『質』也不夠,基本都是無效質詢,這樣的話,國家就不會進步。
也因此,在投票時,還是儘量要找學經歷俱優的民意代表,地主民代就不要投了,另外,像苗博雅這類高學歷,卻沒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只會跟你嘴統獨、同婚、廢死、女權這種價值議題的候選人,也要儘量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