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預計在 5/19(六) 的調價,因競爭者的出現與翁董的疑慮,我決定延後十天再調。
隨著生意的暴紅,周圍也開始冒出了新的競爭者,先是在五月初開幕的【小猴子】,接著又是要在店旁僅十尺遠的【普瑞瑪】,這些店的企圖很簡單,就是要在生意最好的店旁邊,藉由模仿來搶食顧客。但問題是,【babu】有這麼好模仿嗎?
念多了企管與個案,我深知如何藉由流程與品牌來塑造差異化,並依此來墊高模仿的難度;也因此,當新競爭者要開幕,同仁們都擔心業績會大失血時,我卻是氣定神閒地表明:『不會有影響的。』其實我心中十分了解,這個產業難有高人,也難有人像我這樣鑽研這個產業,所以競爭者難以撼動 babu。
只不過競爭者開幕的 19 日,恰巧是我預定的調價日,也因此,翁董露出了極大的憂慮,他希望暫緩調價,先觀察競爭者後,再做是否調價的決定。某個層面上,翁董並沒有錯,但實務上,我卻知道翁董多慮了。只是我很難去跟翁董解釋為何調價是安全的,因為在這看似簡單的決策背後,支撐的其實是峰子多年來的苦心學習。
支持調價的鴻騰說,『峰仔,你有沒有關於調價類的企管文章,可以給翁董看的?』
有是有,但我認為不會有幫助,為何?因為串起這些知識的,其實是錯綜複雜的變素(內外環境、競爭強度、消費行為、品牌定位……),而不是單篇價格的企管文章所能解釋完的,也因此,即便翁董讀完了『定價策略』,我想也很難了解為何不會有影響。
事實勝於雄辯,加上顧慮翁董的感受,我決定延緩調價日到 6/1。
於是,5/19 日,競爭者開幕,babu 創下史上最高業績。十天後,6/1 日,第二波漲價,babu 創下史上次高業績。一如峰子先前所估,『競爭者』與『漲價』,完全不影響業績。
短短二個月,babu 已二次漲價,而且業績不降反升;不但解除了翁董的疑慮,也推翻了傳統企管的假設。少爺說:『杜哥,下次不與你對賭了,每次都輸。』哈,那當然,除非你也像我一樣,曾經那樣苦讀,曾經那樣苦思。
那是不是有第三波漲價呢?哈,下回分解囉。
連結:《小店學堂》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