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繼續惡補財務思維
劉潤 2022-06-13(原文出處

 

我們到底如何來觀察一家公司CEO的能力?

你需要擁有財務思維。

從財務角度抽象去理解的話,就是觀察他三種能力到底怎麽樣。

這三種能力就是: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運營能力

今天來聊聊這個話題。

 

 

1  資產

我們之前講過,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簡單回顧一下。

你創業的時候,可以向5種人借錢。

第一,就是你自己;第二,找親戚朋友借,或者找投資人借。

這兩筆錢,屬於“股東權益”。

然後,你還能再借三筆錢:

1)預收,就是向客戶(下遊)借錢;

2)應付,是向供應商(上遊)借錢;

3)借款,是向銀行借錢。

這三筆錢,就是你的“負債”。

而把這五筆錢全部加在一起,負債(預收、應付、借款)+股東權益(自己、投資人),就是你的資產。

錢借來了,公司可以開始經營了,這些錢用在什麽地方呢?

用在四個地方。

現金,存貨,應收,和固定資產。

所以說,創業就是向5種人借錢,用在4個地方。

這個之前寫過文章《沒事千萬別創業》,我把鏈接放在這兒,感興趣的讀者可以看看。

1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png

 

 

2  償債能力

在上面這張圖里面,如果你要把公司經營好,你作為CEO,如何來衡量自己做得好呢?

其實,從財務數據上就能看出來。

財務會有各種各樣的指標,來告訴你是不是好CEO。

我們把這些指標大致分為三類:

第一類叫運營能力,第二類叫償債能力,第三類叫盈利能力。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首先,我們來看償債能力。

流動比率 = 流動資產 ÷ 流動負債

2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png

這個公式,你如果之前沒學過財務課程的話,看到可能要昏過去了,這三個詞,一個都不懂。

這到底是什麽意思?

我解釋一下。

剛才我們講了向五種人借錢,用在四個地方,既然是借了錢用來花,但如果你花的錢里,太多是借的,是不是有風險?

你用來進貨、用來經營的錢,如果太多是借來的,當你突然間要還的時候,巨大的風險就來了。

所以,控制自己有多少錢是借來的,是CEO的一個核心能力。而公式裡的這組數據,反映的就是CEO的短期償債能力。

什麽叫流動資產?

我們用來花的錢有四筆,現金、應收、存貨和固定資產。這里面,除了固定資產以外,有三筆錢是流動的。

現金,是流動的。應收賬款,當你急用,去催賬的時候,這個錢是可以收得回來的。

庫存也是可以流動,就比如你真的進了一批酒賣不掉,但突然間你非常缺錢,說打折賣掉算了,這樣做,還是可以收回來一點的。

也就是說,假設你突然間缺錢,現金、應收和庫存,這三筆都有機會變成錢。

然後,用這三筆錢,除以你欠的錢。

如果你可以變現的錢多於你欠的錢,心里是不是就不慌了?

所以說,CEO要經常觀察自己,今天可以短期之內變現的錢有多少,以及它除以你短期之內要還的錢,是不是大於1。

大於1,心里就不慌。

否則,一旦有人要你還錢,你就會遇到現金流的問題。

而我們常說,現金流是公司的命,這條生命線斷了,就死了,所以一定要重視自己的償債能力。

 

我們再來仔細看看這三筆錢,它們的變現能力還是有差異的。

哪筆錢最難變現?存貨。

如果我們把存貨拿掉,這公式就變成了:

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3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png

如果現金加上應收,除以你的負債,還大於1,你的心裡就更踏實了。

財務上,這叫速動比率,因為它能變現的速度,更快。

 

再往下,我們還可以把應收也拿掉,用現金除以你的負債,又得到一個公式:

現金比率=現金類資產÷流動負債

4 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png

這三個比率,就是你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之間的關系。

變現最慢的,叫流動比率,變現快一點的,叫速動比率,變現最快的,叫現金比率。

一個好的CEO,在這三個比率裡,最應該關心哪一個呢?

其實是不一定的。

如果你的現金比率很高,反過來看的話,很可能意味著錢的使用效率低。

賬上始終趴著借來的錢,卻沒有用掉,那你為什麽要借錢呢?借錢還需要支付利息,如果現金大於負債,應該趕快還錢啊。

所以,現金的金額不應該大於你的流動負債,你一定要權衡,維持在一個什麽樣的度。

除了我們剛才講的短期償債能力,還應關注長期償債能力。

長期的償債能力,要看這三點: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和權益乘數。

第一,資產負債率,等於你的總負債額除以資產總額。

你有1個億,借了1個億,總資產2個億。用1億(總負債)÷2億(總資產),你的資產負債率就是50%。

資產負債率這個數字越高,那你就越是負債經營,風險就越大。

那,這個數字應該要高還是低呢?

還是不一定。太低,說明你沒有善用外面的錢,太高,說明你全靠大家了。

如果是0,說明你基本上沒借過錢,你沒有加杠桿。

至少得知道,這個數字是多少。

第二,利息保障倍數=(稅前利潤+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其中,稅前利潤加上利息支出,可以理解為去掉利息之前的凈利潤。

那,利息保障倍數是什麽意思呢?

就是你掙的錢,去掉了銷售費用,去掉了購買成本,去掉了員工的工資,去掉了房租,去掉了水電之後,還剩的這個錢,到底夠不夠付利息。

如果你剩下的錢,等於利息,那你就沒掙錢,但是,還好,你至少還能活著。

但如果你除完之後,算出來是小於1的,那意味著你得欠銀行的錢了。欠銀行的錢,這問題就大了。

第三,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資產÷所有者權益

什麽意思?

你有1個億,借了1個億,總資產有2個億在經營,那你的權益乘數就是2。

權益乘數,其實跟資產負債率倒過來,是一樣的概念。

資產負債率50%,就意味著權益乘數是2。

這就是短期和長期償債能力的六個財務概念。

5 这就是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六个财务概念.png

如果非要給一個參考數字的話,通常來說,流動比率在2左右。

就是你把所有東西賣了,去還錢,2倍是相對比較安全的。

速動比率,一般是1;現金比率,一般是0.2。

資產負債率,大概在40%-60%,就是你有1塊錢,再去借1塊錢來,風險總體來說比較可控。

這也就意味著,你的權益乘數是2。

而利息保障倍數,一定至少要大於1,千萬不要欠銀行的錢。

這是參考值。

要強調的是,這些只是參考數,讓你有個概念,千萬不能把它作為絕對正確的指標。

 

 

3  盈利能力

講完償債能力,第二個,我們來看盈利能力。

股東怎麽來看一個CEO,能不能帶大家掙錢?

要看這四個數字:

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和市盈率。

凈資產收益率和總資產收益率,我們也寫過文章《疫情反覆之下,該惡補財務思維了》。

凈資產收益率(ROE),是衡量你的生意成不成功,衡量你賺錢能力,最重要的指標。

資產減去負債,就是公司的凈資產。

你有2個億,其中1個億是借來的,那麽凈資產就是2億減去1億,等於1億。

如果你一年掙了2000萬的利潤,用1億的凈資產作為分母,得出凈資產收益率是20%。

如果用2億的總資產作為分母,那麽總資產收益率就是10%。

如何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可以從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入手。

什麽是每股收益?

假如1股的價格是1塊錢,這公司在市場上有1億股,那公司的市值就是1個億。

如果每1股收益兩毛錢,那麽,每股收益就是20%。

整個公司的盈利,也就是2000萬。

每股收益,就等於凈利潤除以股數。

這個數字為什麽這麽重要?

因為在二級市場有個重要的衡量公司價值的指標,是靠每股收益算出來的。

這個價值指標,就叫市盈率。

如果你現在1塊錢1股,每股收益兩毛,那麽,你的市盈率就是5倍。

如果你每股收益一毛,你的市盈率就是10倍。

那,市盈率是5倍還是10倍,這家公司更值錢?

這有點反常識,其實是10倍。

5倍10倍的意思是,你投下這公司,要5年或者10年才能把你的投資掙回來。

而今天它只能掙一毛錢,這個市場還願意給它1塊錢的價值,就意味著大家對它有更高的期待。

10年如果能把你的本金掙回來,你都能接受。

但你為什麽會買呢?

因為你期待它成長速度更快,盈利能力更強。

所以,每股收益和市盈率也是衡量一個公司掙錢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標準。

6 衡量一个公司挣钱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标准.png

 

 

4  運營能力

如果你是創業公司,盈利能力還不夠穩定,那你一定要關注第三個,運營能力。

運營能力,也同樣有四個數字,跟貨和錢有關。

和貨有關的是,存貨周轉次數。就是拿你一年總的銷售成本,差不多等於你的進貨價,除以你的庫存平均余額。

因為你沒辦法單獨計算每批貨,財務上只能按某一期來算。

應收賬款周轉次數,看這個數字的目的是什麽?

目的是看你到底跟你的下遊有沒有溢價能力。

如果你的應收賬款的周轉天數非常長,意味著你在你下遊的眼里其實是個錢袋子。

你之所以今天能跟他做生意,不是因為你的產品好,不是因為你不可或缺,而是因為他覺得從你這兒能借到錢。

而一些好的公司,你會發現他給他的下遊,有可能根本就沒有賬期。

沒有應收賬款,下遊得付現款拿貨。

這時,溢價能力才強。

你不斷看這個數字,以月為單位,不斷看,其實相當於在考核你的公司競爭力,是不是在提升。

什麽是流動資產周轉次數?

這意思是,你到底是不是一個能用一塊錢做十塊錢生意的人?

如果你的流動資產是1塊錢,而你一年能做10塊錢生意,太厲害了。

但是,如果你必須要用3塊錢去做,那就比較痛苦,因為多的2塊錢,你只能去借。借了之後,未來的利潤也得分出去。賺的錢,大頭都被分走了。

最後,總資產周轉次數。

不管是自己的錢,還是借的錢,加在一起,到底一年能轉多少次,賣多少貨。

存貨周轉次數,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和總資產周轉次數,這四個加在一起,是來衡量你的運營能力的財務指標。

7 是来衡量你的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png

 

 

最後的話

我們到底如何從財務角度,來觀察一家公司的能力?

CEO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運營能力,到底怎麽樣?

把這三種能力,用十四種不同的財務指標,盤一遍。

很多公司出問題,或許就因為以前對這些數字不敏感。

所以,如果你想要慢慢成長,從創業者成長為一個好的CEO,就必須會看財務報表,會認數字,然後去分析各項指標,從而衡量自己的經營狀況。

而一家公司里,會計跟財務最大的區別是,財務不但給你出報表,還會幫助你來做經營分析。

財務是一種數據化的語言,用來描述一家公司CEO的能力。

償債能力,盈利能力,運營能力,這背後是一套語言體系。

財務思維,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一定要建立財務思維,真正看明白公司的經營。

祝福。

 

劉潤 2022-06-13(原文出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