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班の試聽課
(連結:2023)
前二天談到比利時老師的安親班,今天談一下後續。
當天參加的是試聽課,但後來我老婆想再了解,於是她又再去參訪了一下,不同的是,她不是參加試聽課,而是只是單純地參訪。
原來我覺得這安親班還算可以,但老婆回來後卻說不太行,二個理由,第一個是沒有課表,第二個是混齡,也就是不同年級的混在一起上課。
這二件事是有些離譜,因為多數的安親班都有課表,而且也是分齡,亦即同年級的才會在同一班,不會混入高年級或低年級的。
路上我就在想,為什麼我會犯了這種低級錯誤呢?
錯的地方,就在於我參加了它精心安排的試聽課,在試聽課中,它已經導引到了它要的內容,就是它的英文教材是如何地好,他們是如何做分級的……
在這些它所設定的範圍中,我就只會很自然地在這之中發問,而忘了去發問其它更重要而基本的。
這個狀況,有些像我先前所說的,台灣的公民教育都只教價值議題,讓你一輩子在這打轉,而不會去談更重要生存議題(如土地制度、關稅、貨物稅、貧富差距、勞工工時、外勞人數……),讓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這就是最佳的業務手法。
(註:關於台灣統治階層玩的這一招,可以看留言文章)
這就像是,教育部長如果講了某個日子要去抽查教學,那學校一定會展現最好的一面,所以真正有效的方式,是抽檢,如此,才能看到最真實的狀況。同理的還有陸軍的高裝檢。
所以我參加完安親班試聽後的感覺是,千萬不要只參加試聽,事實上,甚至可以不用參加,你要判斷安親班的好壞最好的方式,就是隨便約個時間,然後走進去詢問課程、看教學環境、和員工、老師隨口聊上幾句。
之後我用這種方式,不但更快速,也更能了解這間安親班的整體水平,當然,試聽還是可以聽,但那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它絕對是美化過的、美麗的虛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