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某些朋友聊到二岸現狀,他們總會很擔憂台灣將輸大陸愈來愈多,我則提醒,這種以『國與國』來思考未來的方式不一定正確。
事實上,要看的是『人與人』間的差距,在大陸,也有墮落的人,在台灣,你也可以很奮發。不可否認地,大陸因為有更多的菁英份子的傳播,我認為把整體人民知識提升的機會較大,相反地,台灣由於主流媒體過於腦殘,所以較難向上提升。
但容我提醒,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其實在台灣也很容易找到高質量的內容,如峰仔常在網誌上推薦的《羅輯思維》《曉說》《鴻觀》《TED》等節目,更重要的是,現在這年代以近乎零成本取得這些好的知識,也就是說,在台灣你能很容易地做到這件事。
簡言之,在大陸如果你不努力,還是會沉淪,而在台灣如果你願意努力,仍能向上提升。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台灣,我個人的觀感,大家比較容易聊沒營養的議題,例如我們的新聞台或主流媒體,傳播的都不是很長知識的議題,所以如果你長久依著台灣媒體的腳步,其實很難進步。
此外,我的感覺是,台灣人確實比較愛聊沒營養的話題,像峰仔,雖然也會聊些有的沒的,但我也喜歡傳播一些有內涵的想法,然而我發現很多時候跟朋友們聊這些,他們都興趣缺缺,那最後只好再回到沒營養的話題。
誠然,部份原因可能是這些朋友原來對這些話題就沒有興趣,但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是這些朋友並沒有求知的慾望,舉例來說,上述幾個優質節目我跟朋友們推薦過,但不少人最後還是將時間花在沒營養的新聞台,或是寧願每天做無意義的喇豬屎(我也會跟朋友喇豬屎,但不是每天),這樣長久以往,你當然很難提升自己的見識。
所以,近年我一個重要心得是,如果在台灣,你願意去多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其實贏面很大。為什麼?因為我發現在台灣,大家可能因為沒時間,或風氣影響,是愈來愈不重視自我學習,所以整體而言,社會多數的人是向下沉淪的,而此時,如果你在這一大群庸俗的人中能訓練出自己的獨立思考,那就比較容易能抓到機會而翻身。
相反地,大陸的能人愈來愈多,整體是向上走的,也由於高手會愈來愈多,所以即使你把自己提升了,也會面臨比較強的競爭而較難翻身。所以同樣一個能人,如果在台灣和大陸來說,台灣給他的機會是更大的。舉個例子,我認為在大陸,謝金河這樣的人很難出頭,因為他亂用數字的習慣,馬上就會被很多知青打槍,但在台灣,他不但成為許多中產階級的意見領袖,甚至還能影響政策,這是我很難想像的事。
再舉個例子,我自己看房子時,有在用591的APP,但用起來感覺不是很方便,而這種水準的app,其實是沒辦法在大陸存活的。但591在台灣很賺錢,數字科技的股價也很高,這就是前面我所提的,因為台灣整體向下沉淪,所以相對而言,只要你有能力,在台灣會比較容易出頭。
其實,不是我刻意看低台灣人的能力,而是如果你有機會看看周圍朋友平日花時間的方式,再比較二岸人民所看的主流節目,你就會理解,台灣逐漸被超越是正常的,只不過,我認為這剛好是個人的機會,因為如果你能了解這點,那就能在這全球化的時代裡,運用很低的成本來超越多數庸俗的台灣人。
結論是,由國家的角度去看二岸時,你會很悲觀,但由個人的角度去看二岸時,你應該樂觀(我假設部落格的朋友都是相對求知慾強的),因為只要你懂得不斷提升自己,在台灣反而更容易出頭。
連結:《不想輸》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