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的生命到底有什麼可能?多少種追尋方向?這些追尋之間到底誰優誰劣?

追尋改變世界的人,是不是比追尋愛情的人更加偉大?追尋智慧人生的人,是不是比追尋自我的人更加值得尊敬?

一個回歸家庭的母親與一個單身女強人,到底誰更幸福?生命與生命之間,到底有沒有可比性?

 

1 有了限制,生命才有意義

以上這些,就是我研究的領域——「生涯」。「生涯」這個詞其實是舶來詞,英文對應「Career」,Career並不是僅僅指「職業生涯」,從時間維度,它包括了職業前的家庭教育、高考選專業、職業素質的發展、選擇職業、發現優勢、自我實現,也包括了退休後的轉型、銀髮人生的重新設計、甚至到面對死亡。

Career其實來自拉丁文詞根「Car」,運輸、運送;它的原意則是車轍,車輪壓出來的痕迹——有過農村生活體驗的人應該知道,土路上會留下很多車轍。

一旦你選擇一條路,這條路就會帶你去很多地方。初、高中同學聚會,時間越遠,差異越大,這是因為當時大家雖然在一個車站出發,卻選擇了不同的路;而四五十年後的同學聚會則又越來越相同,因為他們最後又會慢慢回到同一個車站——面對死亡。

中文翻譯的「生涯」來自於莊子的「吾生也有涯」,它翻譯出了人生的真實意蘊。

因為有了「涯」,也就是邊界,生命本身變得有了限制;因為有了限制,我們才開始思考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不重要的,有了好壞,有了意義,有了思考,有了自我意識。正是因為有了「涯」的限制,「生」才變得有意義。

 

2 你的人生是什麼形狀?

你也許聽說:「人生不僅有高度,而且還有厚度。」這句話只對了一半,從生涯的角度來看,人生有很多維度,至少4個——高度、寬度、深度以及溫度。

比如說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軟體工程師,他的生命有什麼可能呢?

從高度來看:他可能成為公司的高管、負責人,可以自己創業,可以做投資人,也可以做改變一個行業、甚至一個時代的人;

從深度來看:軟體、演算法是一件可以窮盡一生去琢磨的事,又或者不鑽研主業,而是在某一個領域鑽研,總之做一件把人類集體認知向前推進一點點的事;

從寬度來看:他不僅僅是職業人,還是妻子的丈夫、兒女的父親、父母的孩子、哥們的朋友,可以是個有責任感的公民,還可以是個善良溫和的陌生人;

從溫度來看:他可以快樂地做、憂鬱地做、背負著責任去做、用不同的溫度和狀態做,用不同的內在狀態和世界互動。

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每個人的興趣、天賦和資源在這四個維度是分布不均勻的,每個人的機會也各有不同,這些內心選擇和機會一次次地交互,最終形成了每個人在生涯四度上不同的選擇,也構成了每一個生命不同的形狀和姿態。

 

所以,如果你是自己的設計師,你的人生是什麼形狀的?

(1)高度

高度背後的價值觀是影響力與權力,這是現在最主流的一種價值觀。今天你走入書店,至少有半牆書是關於如何找到這個方向的故事——主人公如何童年不幸,如何逆境成長,如何抓住機遇,如何巧遇貴人,如何一敗塗地,而後又東山再起。

生涯高度的追尋者,他們熱愛競爭,有感召力與影響力,渴望資源與平台,希望自己有朝一日用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

你猜得沒有錯,大部分的領袖、政治家、企業家、帝王都是生涯高度的追尋者。

(2)深度

深度也是一條自我發展之路,它的背後價值觀是卓越與智慧。生涯深度指的是人們在思想、智慧、藝術與體能上達到的卓越與精進程度。

今天你依然可以在很多領域找到這些追尋生涯深度的人。詩人賈島「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鍊字;印度恆河邊在冬天赤身苦修的瑜伽行者;小提琴家每天近10小時的練習;做了60年壽司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

專業主義、匠人精神、科學精神、追求卓越……這些都是生涯深度的探索者。

(3)寬度

寬度更是美,它是人類發展的根源價值觀:愛與和諧。生涯寬度是指我們能打開、豐富和平衡好人生多少個不同角色的程度。

孩子、父母、親戚、朋友、職業人、公民……我想為你舉例寬度的追尋者的時候,想了很久,想到特雷莎修女——其實寬度的追尋者並不會太出名,但是你身邊一定有。我們的父母一輩往往都是生涯寬度的追尋者,沒有他們的支持和愛,我們根本不會在這裡談個人成長、發展和自由。

(4)溫度

人生溫度背後的價值觀是自由與精彩。生涯溫度是指我們的生命的精彩程度,以及我們內心有多認同和熱愛自己的生活。

這個維度是唯一一個完全內在的維度——高度有權力評定、深度有學術頭銜、寬度有身邊人反饋、而溫度則只有你自己知道。

對於很多不在意自己的人,當聽說生涯還有溫度時,都很震驚——這也算一個維度?正因為這樣,我們當中很多人,過著成功、卓越、面面俱到卻冷冰冰的生活——你一定見過這樣的人。

 

3 人無完人,卓越便意味著捨棄

每個人的興趣、天賦、資源和機緣各自不同,結合內心的選擇,就變成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狀態。就如設計一樣,每個人起點、終點都不同,選擇也不一樣,幾個維度也沒有好壞,如果一定要個好壞標準,只有兩個:

(1)你有多努力地嘗試理解和設計自己的生活?這是你的自由意志。

(2)你有多投入和多努力完成你的人生設計?這是你的自我價值。

未經檢視的人生不值得活。不管你希望人生是什麼形狀,當下都是個不錯的開始。你可以開始試著找個方向——在動手之前,我告訴你一個關於生涯四維度最重要的定律——生涯能量守恆原則:

人生的時間、精力就好像能量一樣,生涯四度一樣也遵循著能量守恆之美——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生涯四度的總能量是不變的。

中國人喜歡完人,一個人在某個領域優秀,我們就期待他面面俱到。但在一個維度特別傑出,就一定需要犧牲其他維度的可能性。不僅僅是你,世界上最優秀的人也一樣。

愛因斯坦的兒女們稱他為「不負責的父親」;愛迪生的太太則稱他為「工作蟲」;聖雄甘地的女兒們對他頗有微詞。

博弈論的創始人——納什,常年伴有精神分裂,長達30年無生活自理能力;梵高、卡夫卡在世時也是家裡著名的禍害。

孔子有生之年大部分時光都是帶著弟子遊走六國,他自己說這叫「惶惶然如喪家之犬」,他從未獲得過真正的在世權力……

《泰坦尼克號》、《阿凡達》的導演卡梅隆則講得更清楚:「什麼人都能做父親,做丈夫,但是這世界上只有5個人能做我現在做的事,所以我要做這個。」

喬布斯更是個「爛人」:忽悠哥們、拋棄老婆、不理兒女,但卻不影響全世界喜歡他做出來的產品。

屈原、蘇東坡、李白、杜甫,他們文采絕世,但他們都不算完人。

你可以選擇在某一個維度特別突出,但是你必須放棄另外一些維度的圓滿,這是能量守恆原則。

當然,能量守恆原則還有更多用法——如何豐富、如何提效、如何平衡、如何防止一個維度崩塌。有機會我們會在《超級個體》專欄進一步深聊。

 

4 你的人生,由你創造

最後我們一起玩個遊戲——試試看,問自己一個問題:

假如你的人生只有32分——對,不是四個10分,而是四八三十二的32分。你需要把這32分放到四個維度中去,你會怎麼放?

 

你當然可以在自己的高度上放個10分,甚至12分;但你就不得不在自己的溫度、寬度上各自減去2分。

和很多領導者一樣,你也許會少很多時間去探索更多可能性,不能再那麼隨心而發,也不會有那麼多時間陪伴家人。同樣的,如果你希望自己有更多可能性、更加自由,你也許就沒法照顧所有人的想法,沒法按照每個人的期待來生活。

試試看,如果你是自己的設計師,你的人生是什麼形狀的?

如果你在做的時候覺得為難、糾結、心疼……這就對了。這就是真實人生的體驗,因為有「涯」,所以我們努力地生活,認真地思考,創造出自己的樣子……

很高興和你聊這些。

祝你的人生,有無限可能!

羅輯思維 2017-01-31 古典


今天的語音說到——
李德裕一直打壓白居易。
但是白居易好像並不知道,或者並不在意。
有詩為證——
白居易《醉游平泉》:
「狂歌箕踞酒尊前,眼不看人面向天。洛客最閑唯有我,一年四度游平泉。」
平泉是哪裡?是指平泉山莊。李德裕在洛陽的豪宅。

唉,你看——
李德裕恨白居易到連詩文都不願讀的程度。
白居易卻沒心沒肺,一年要到李德裕家玩四次。
結合本文。所謂人生的高度、寬度、深度、溫度——
本質上,都必須有能力超越當下。

 

連結:臉書貼文 + 讀者留言 2019-08-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