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康:『輸家談努力,贏家談讓別人努力。』
問:「可以再詳細說些嗎?」
地主康:『窮人我們就不談了,談談台灣多數輸家的想法,他們認為一定要好好努力,卻未真實的認知這個世界的運作,他們在體力上很努力,卻在思考上很怠惰。
台灣的富人剛好想反,他們體力上不一定努力(而且通常是不努力),但在思考上絕對活躍,重點是如何讓別人的努力,變成自己的果實。』
問:「例如?」
地主康:『例如台灣多數人都相信努力會過好一輩子,但實際上依現行的制度是不可能的,在不對的制度下,再多努力,最多都會是一場空。
舉例來說,一般中產都會讓自己的小孩很努力唸書,在其中若能唸到台清交,應算是非常、非常努力的小孩了吧?
但實際的結果卻是,剛畢業出來的前幾年確實能找到不錯的工作,但你會發現,到了40歲左右,這群人多數不是升遷無望,不然就是失業,這就是不思考的結果。
相反地,我發現與頂級地主聊這件事的過程時,他們都會提到,其實這些中產家長,忘記將【產業快速變遷】這個變數考量進去,所以才會讓自己小孩去唸目前看來很夯,但20年後卻會過時的技能。
我們所想的,是不會過時的技能,那就是制度的設計,也就是透過土地制度幾乎無成本的持有,達到不斷囤地的能量,然後再將那些年輕人的財富轉移到我們口袋中。
所以20-40歲的年輕人透過技能所賺到的財富,被轉移到我們口袋了,但當他們到40歲時,就直接淘汰,換另一批新的20-40歲的年輕人來轉移財富,這樣我們家族才會世代不息,愈來愈旺。
而這就是有看透事物原理,和沒看過事物原理的差異。
其它國家我不敢說,但在台灣我所接觸到的台灣地主,所思考的都是透過制度來生生不息,而不是思考20年後會過時的單一技能,這是我們與一般中產最大的差異。
我們只囤土地,從來不學習已過時的技能,特別是在現今產業快速變遷的時代中,一個技能要撐20年都很困難了。
所以你看我們的小孩,從小就過得很快樂,但你們的小孩卻要填鴨過得很辛苦,然後中年後,我們的小孩不努力都愈過愈好,但你們的小孩要面臨失業,老年後,我們的小孩都是比我現在還強的大地主了,而你們的小孩卻因失業要到7-11站大夜。
在這過程中,不是說我們的小孩不努力,而是說不管努不努力,都已註定是人生贏家,但若是我們的小孩有努力的,那你們就完了,像是地主小孩唸到台大,後來再從政的,這是很可怕的。
其實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中,有很多確實就是唸到台大的頂級地主小孩,他們不但掌握了資源,也可以輕易洗腦全國人民,制定完剝削制度後,全民還更愛戴他們。
所以,時間會告訴你,誰的思慮品質更高,人生的結果,往往不是誰更努力,而是誰在思維上更努力。』
【峰語】地主康:輸家談努力,贏家談讓別人努力/20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