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你不知道的典範──他們是教育部從三千八百位高中職、國中小校長,篩選出的二十位「九十七學年度卓越校長」;他們位不高、權不重,不爭名利,卻能影響許多生命一輩子。卓越校長中,有曾經是放牛班的孩子,在惡劣環境,與不被肯定中,找到自己的路,奮力往上,不放棄人生。每個孩子,都可以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展翅。教育,可以不只一套,這是他們親身的經歷,也是他們的信念……。
如往常,一早七點半,宜蘭國小校長陳銘珍連公事包都沒放下,就去繞校園,雖然已請公假,卻忍不住到校門口和學生說早安,「不看一下,好像少做一件事,」他笑說。交代同仁十件事後匆匆趕去搭客運,坐定後才拿出捏皺的感謝稿默背;同天,天方亮,六十三歲的台中國立大里高中校長黃義虎穿上兩年沒碰的灰西裝,七點不到就到校長室,回覆完e-mail,同樣走完校園,八點半和主任們坐著巴士往台北出發,到了台北市政府前一刻,還轉頭和家長會長討論學校運動會。典禮還沒開始,會場已擠滿上千位師生,鎂光燈四起。獻身教育終身未嫁的前新生國小校長劉美娥也在其中,即便已退休一個月,她仍放不下校務,和三位朋友到會場旁邊吃飯邊討論。
包含他們三位在內的二十位校長,九月十日中午,從全台各地聚集到台北市政府二樓大演講室,因為今天是第五屆「校長領導暨教學卓越獎頒獎典禮」,榮耀來自他們是從全台灣三千八百位中、小學校長們中脫穎而出的二十位校長。頒獎貴賓名單,也分量十足,包括副總統蕭萬長、三位前後任教育部長郭為藩、楊朝祥與鄭瑞城。陳銘珍說,校長永遠都是拍手和頒獎的那個人。教學生涯二十年,他今天「頭一次」角色互換,有人給他們掌聲與肯定。
這群卓越校長中,有一位背景特別:今年五十三歲、台北縣新莊國小校長吳順火。不同於他人的從小卓越,他,來自放牛班。「我從小生在一個沒有書桌、父母沒受教育的環境。」無獨有偶,《商業周刊》調查歷年八十八位卓越校長得獎名單時發現,前年,有位卓越校長也是放牛班學生,他是台中縣成功國中校長洪玉水。
從放牛班的學生到卓越校長,為何他們的人生有如此戲劇性的轉折?
他,初中畢業時 背不全二十六個英文字母
漁村窮孩子,家裡從不管念書
雲林縣四湖鄉因為靠海,土地因鹽分高而貧瘠,只能種花生和地瓜,這裡是吳順火的老家,父親是這窮鄉的漁夫。窮孩子的童年不是用來念書,每天一起床,他都先去撿樹枝回來生火、餵鴨;下課,到地主田裡幫忙挖花生、地瓜。有時也會到別人挖剩的田裡,找漏掉的花生。
因為父母沒念書、不重視教育,小學三年級前,他沒翻過課本,上學之於他只有三件事:「發呆、吃飯、等下課」。到了初三,淪落放牛班。在放牛班教室裡有兩個世界:同學們睡覺、聊天、發呆、作弊…;老師上課只看三個板:看黑板、天花板和地板,下課後落荒而逃。
「有教無類」四個大字印在牆上,教育現場,卻硬生生分類他們。穿著破洞布鞋的吳順火,渾渾噩噩三年,每天清晨五點出門搭公車到北港,他形容自己是「北港進香團」成員,拿香跟著進香團一起拜三年。因此,「初中畢業,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還搞不清楚。」
於是聯考六百分,只考一百二十三分。父親要他不用升學,把書包扯下,碰一聲,往三合院屋頂丟。吳順火躲進房間,三天三夜不出門,自己問著:「下輩子都要在家裡務農嗎?」他的資質不差,長於理解,拙於背誦。這樣的孩子就命定要種田、捕魚嗎?
讀書樂趣,在國四補習班找回
茫然中,大哥伸出援手。他知道弟弟想繼續念書,想到自己小學沒畢業,只能窩在悶臭魚市賣魚,魚腥味回家怎麼洗就是刷不掉,於是,他敲著門說:「大兄來賣魚厚你迄(讓你去)台北補習!」就這樣,吳順火隻身北上補習,奮身一搏。
擠在補習班三百人一大間的教室,吳順火僅有一年時間扳回命運。補習費全靠「好幾次差點掉進海裡」的大哥出海捕魚,為此,他每天只去三個地方:補習班、三坪大的房子與樓下一碗一塊錢的麵店。過年不回家、平時不寫信打電話,甚至為了爭取時間,走路也刻意比平常快。
奇妙的是,連二十六個英文字母都背不全的學生,竟然被補習班老師啟發出讀書的樂趣。譬如他一直不懂的冰點原理,補習班老師生動的在黑板上畫出一塊冰上面放一條鐵絲,然後告訴大家,鐵絲往下切因為壓力,所以冰塊熔點會下降融化,切到下面,上面因為壓力不見,熔點又恢復,冰塊又重新合起來。這讓吳順火過去都鴨子聽雷的物理,豁然開朗,不用死背。三十七年後的今天,他還記得那一幕教學。原本枯燥無趣的教材,因為遇到對的老師,他發現:「原來學習是很快樂,而之後就快樂學習。」
苦讀一年,他考上省北師專,不須要回鄉當漁夫,擺脫了放牛班學生的宿命。
不過,師專畢業之後,他對是否要當老師感到茫然。直到考上師大教育系,在大學殿堂碰到一群「大師級」教授。吳順火回憶,那時他的老師,如吳清基、雷國鼎(前師大教育學院院長)、謝文全(師大榮譽教授)都是早期留學回台的教育學者。當年已滿頭白髮的雷國鼎上課投入,不遲到早退,光「教育行政」四字可以解釋一小時、引經據典,眼神火亮。他們啟發了吳順火此生的熱情,他感動不已。在畢業紀念冊上寫下:「我終生要奉獻小學教育!」
生命歷程何其有幸能兩度遇到好老師!?
他,初中開學時 懂的國字十根手指數得完
深山苦孩子,上學的路隨時會斷
當吳順火在台北國四班衝刺時,同樣放牛班出身的洪玉水,在台中霧峰的家裡幫忙父母耕山種樹薯。
洪玉水的人生起點,也是從負數開始。他住在連地圖都找不到的霧峰深山,從市區往山裡頭鑽,要沿河床路攀行一個半小時,才能在四周雜草中,探到十五坪大,卻窩十三個人的泥巴屋。只要一下大雨,河水暴漲就無法走河床,回家的路就斷了。必須多翻兩座山頭。
與惡水爭地,洪家兄弟姊妹根本無力讀書,從小二起每天不到五點就要起床幫忙農務,再赤腳去山下霧峰國小,上課只有打瞌睡。洪玉水笑說:「那時我去學校都是陪公子讀書。」考初中全用猜,居然幸運吊車尾進霧峰初中放牛班,開學認識的國字十根手指就數完。最初,洪玉水只敢選職校升學,「我以前根本不敢想考師專,根本不敢想,勉強矇上一個高工已經是運氣很好。」高工畢業後,他到金門當兵。
當完兵,老家已被賭掉了
人生的轉折在當完兵回來的那天,二十二歲那年的三月五日。他說,這天「永遠也無法去磨平。」 搭了二十四小時的船從金門回到本島,到高雄港已凌晨二點,四哥來接他,先在小旅社歇一晚。隔天搭公路局回霧峰,當要轉車回山上老家,四哥拉了他說,不用回去了,「因為山上已經都不是我們的了。」當下洪玉水青天霹靂,得知父親賭博輸光僅有的六甲山地,房子沒了,唯一的落腳處沒了。老天爺把他們手中僅有的一碗飯給奪走,情緒潰堤,兩兄弟相擁泣訴。「那一瞬間,我就說往後就要靠自己了。」整晚未闔眼,連大行李包都還沒打開,一早他就搭車往北部去找工作。
黑手應徵上老師,生命大轉彎
他在機械廠當黑手,雖然棲息於社會底層,但戰戰兢兢,深耕技能,從不敢在沒找到下一份工作前辭職。「我要腳踏實地的做事情,我不能失業。」
三十五歲時,生命有一個轉彎。偶然間,他在報紙上看到高工誠徵機械老師的廣告,大膽應試,沒想到竟擊敗二十多位大學畢業生,技能勝出,拿到聘書,從此跨入教育界。
但一個國語不標準、只有高工學歷的老師,在多為正統師專體系出身的老師中備感壓力。曾有老師當著面說:「為何你高工畢業,國語都講不標準,可以來當老師?」他不服輸,發誓要不斷進修,拿到好學位。因此,往後十三年,他利用在職進修,陸續完成大學、研究所學歷,並且考上校長。
四十五歲的三月十七日這天,也是讓他畢生難忘。白天他參加完校長考試的筆試與口試後,回家等候通知。晚上,電話響起,他忐忑的接起聽筒,省教育廳的人恭喜他:「錄取了!」剎那間,洪玉水腦袋空白,他無法置信自己能從底層爬升到教育界的頂峰。那晚他輾轉難眠,興奮又苦澀。「唉!」他百感交集的嘆口氣:「為何人生會這樣?……等到我有能力時,父母都不在,這是我人生最大的遺憾。」
吳順火與洪玉水同出身於社會底層,曾經被學校放棄的他們,自己當校長後與傳統校長有何不同?
我們問兩位卓越校長同樣的問題:「如果沒放牛班那個歲月,你會變卓越校長嗎?」
「不會,」吳順火斬釘截鐵的回答:「因為我有那段經驗,所以經營學生我會全面關照,資優我會關照,弱勢學生我更會關照。」後面這句話的九個字,他輕輕帶過,但在「分數主義至上」的主流價值下,這是教育者的難得。
洪玉水也認為,如果早年順利,即便考上校長,但可能不會成為卓越校長。走過不愛讀書歲月的他說:「沒有真正領會,你不會知道這有多痛苦!從第一節到第七節乖乖坐在那,你就要感謝他,因為不吵不鬧,他耐力多夠。」吳順火也語重心長的說:「放牛班是很苦悶的,我要鼓勵學子找到自己要的東西。」他認為,教育最大的名言是「做好你自己」,做汽車修護、清潔隊員,只要專職認真去做,都會贏得一片天。
他,初掌偏遠國小 便真正做到有教無類
接納、收服被六校拒絕的過動兒
吳順火第一次擔任校長是在偏遠的台北縣柑林國小,曾經接納一位被六所學校拒絕入學的過動兒。過動兒的母親簡秀華至今都還感念吳校長。「這些校長不是叫我等消息,就是當面拒絕,有些還直接要我送去啟智班。」因為兒子愛搗蛋、坐不住,走投無路之際,吳順火收留她的孩子。
化解家長阻力,讓小校變標竿
吳順火觀察,這孩子在其他學校受到同學異樣眼光欺負,自然不愛上學,甚至騷擾同學。朝會時,看到蝴蝶飛來就追著滿場跑。「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對他好,讓他喜歡這裡,其他學生自然就不會排斥他,」他說。因此他不斷與老師溝通,並自己帶頭。他每天都主動利用時間找他玩球、帶他到圖書館看書,蓄水池邊說故事,連續兩年。這個某些人眼中的問題兒童開始能在教室安靜坐上一節課。漸漸的,同學也能和他相處。簡秀華說:「孩子現在已上專科二年級,當初若不是吳校長願意收留,現在孩子會是在啟智班。」
「任何一個時空,都有一群人無法勝任這個時代。」每當教育工作陷入無奈時,吳順火就會想起這句話。
他的這番想法在所任職校長的第二所小學,全然展開,這是王永慶祖厝所在處——新店的直潭國小。
他初接掌時,學校是一盤散沙,家長與老師彼此對立不信任,黑函攻擊。前任校長因而請調他校,降等為老師。新接掌的吳順火展現了領導力,擘畫這所小學校的四年願景:一所公立的森林小學,每個小朋友都愛上學。他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快樂與自信,不論功課好壞。
他帶人帶心,自己捲起衣袖提水桶,拿抹布去擦圍牆磁磚,也找老師們一起粉刷牆壁,清理風扇。每天更是拿掃把掃落葉。那時有小朋友看到校長都在校園打掃,就在作業簿子寫下:「校長每天的工作就是掃地。」他的校園革命,成功的將家長的阻力為助力,並且在兩年內展現成果,直潭國小被教育部評鑑為「標竿一百學校」。
現在,為了讓孩子快樂上學,他在第三所任校長、有二千七百名學生的新莊國小成立陶笛社、綠手指社、小太陽班和攜手計畫等,讓孩子在課本之外,還有其他適性發展的天空,小學生也有大學校園的多采生活。
他,接下問題國中 一個一個追回中輟生
狂追數公里,只為拜託學生回校
相同的,洪玉水一個個找回中輟生的故事,也是兩天兩夜說不完。
當上校長的他,最為中部教育界津津樂道的,是把全校有三分之一老師想離開,聲名狼藉的台中縣四箴國中中輟生抓回來,培養他們除了讀書外的興趣與專長。
初任四箴國中校長時,他發現一千五百位學生裡居然有三十位中輟生,為了讓他們通通回學校上課,他和訓導主任等老師組成「抓人大隊」,每天輪流到中輟生出沒的不良場所去抓人回學校。好幾次,學生看到校長拔腿就跑,洪校長追了好幾公里才追上,第一句開口不是責難,而是「校長拜託你回來學校上課看看。」
回學校後,更要他們每一節課都到校長室簽「與校長有約」的綠色本子。只要發現有人沒來簽到,立刻通知大隊。然而光抓回來,學生還是不乖乖上課,洪玉水於是規定他們一定都要參加社團,從中讓他們發掘潛在的興趣與技藝。三年下來,只有兩個中輟生找不到,「一個躲債、一個跑到花蓮工作。」洪玉水表示,後來這群中輟生,有好幾個後來還都上了大學。
他當校長至今,一直是「夜間保母」,常常晚上跑到附近撞球間、溜冰場,把不愛讀書的同學抓回來。「他很厲害,都知道我們躲在哪?」他的學生徐明慶回憶。
而且他還免費提供自己家的房間,在寒暑假把功課最差的十幾位學生找來補習,不但免費吃住,還一個一個教。徐明慶回想,要不是洪玉水不放棄他,「我現在會在街上混幫派。」而不是苗栗養蜂場和一間酒莊的老闆。
然而,付出都能得到回饋嗎?我們問。他的回答,讓我們吃了一驚:「我曾經有一陣子要脫離教育界。」
報紙控訴「體罰」,曾灰心想退休
三年前的九月,又是讓他震撼的一天。
這天,他為了把一位中輟生帶回學校念書,一路追到家裡,看到這學生是由八十二歲的奶奶隔代教養,於是苦口婆心講了很多道理。「我問他,你父母都不理你,怎麼養你呢?」洪玉水甫說完,中輟生立刻頂嘴:「我阿公留下錢可以養我。」他情急下,用手捶了學生肩膀三下。沒想到孩子去投訴,引來媒體關注,隔天《中國時報》斗大標題:「襪低髮長 四箴國中爆體罰」,這是九月七日的新聞。
洪玉水的多年努力,被一篇報導簡化成為「體罰」兩字。責備聲四起,連教育局的長官也不諒解他。他悲憤不已,對教育失望透頂,兩個禮拜不再巡視校園。不知為何而戰的他,拿起紙筆寫好離職信,準備退休。後來,一群老師集體到校長室請願,要他繼續堅持。關門送走老師們後,他掉了眼淚,想到還有一群老師比學生需要自己,怎能輕易放棄?縱有萬般委屈,「那瞬間,我又武裝起來重新出發,」他說。
持續堅持,柳暗花明,隔年他得到了卓越校長獎。
每年教師節,是他最開心的一天,因為學生滿門,他在台中的家,人潮如流水,他照例會準備「水餃流水席」。年年如此。他現在驗收成績單般,開心的看著一個個被他拉回正軌的孩子,各有所成。當年,沒走創業之路,雖然讓他沒有很多錢財,但洪玉水仍是「大富翁」。
國三生畢業前,一定親自上一堂課
每年的國三畢業學生,洪玉水校長會選定一堂課親自去上,告訴他們不要自暴自棄,縱使現在念書不好但腳踏實地,有一天會出人頭地。我相信:「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
洪玉水與吳順火校長,雖互不相識,但教育理念相仿,多年來同時堅持不放棄任何孩子,鼓勵每個孩子適性發展。
「台灣過去教育,都偏向語文、邏輯數學,而忽略其他智慧的培養,所以我們的小孩都被要求考試第一名。」也是今年卓越校長得主的前台南光華女中校長郭乃文指出,這樣只會扼殺小孩的各種可能性。
《商業周刊》針對歷屆獲獎的國小卓越校長們,做「台灣教育現況調查」發現,有高達八成的卓越校長們認為現在「智育成績不好的學生,發展空間比十年前更大」。八成七的校長覺得過去的填鴨式教學,已有明顯改善。
從調查看來,教改揭櫫的多元智慧,校長們多予以肯定,代表放牛班學生找到智育之外興趣的機會增加,這是可喜。不過,調查卻也同時發現到隱憂:補習化問題,補習蔓延到鋼琴、繪畫、高爾夫球等術科(編按:意指才藝項目),已經使得原本讓學生適性發展的美意,又淪入填鴨教育與分數主義。
儘管如此,兩位校長仍懷抱希望。
曾經很自卑,但現在都不避諱過往,吳順火口頭上常說:「我是放牛班出身」,洪玉水也是。兩個放牛班的學生變卓越校長,而且從沒有鎂光燈的時代到如今,都還在不同角落堅持理想,一年一年,極盡全力讓更多的放牛班學生「做好自己變狀元」。只要有這樣的校長,台灣不同的孩子,就都有希望。
*吳順火三個兒子,也很「放牛班」……
吳順火的三個兒子的成長歷程也很有意思,因為他們通通「遺傳」父親,學科表現十分「放牛班」。
老大,考不上大學;老二,小學數學「七加八」要算好幾分鐘,到了高中三年遲到八十次;老三,國中泡網咖,班上倒數第二名,考不上高中。
太太很緊張,吳順火卻老神在在,畢竟他是「過來人」。
以老二為例,高一時,數學一次五分、兩次鴨蛋。當太太要老二去補數學,吳順火卻鼓勵對音樂有興趣的他去學音樂,「發揮他的優勢智慧,用來拉抬他的劣勢智慧。」他載著孩子南征北討,連續登門向五個老師求教音樂。
最後老二考上台北藝術大學,畢業自掏腰包公演三場,演奏四十首自創曲,創下北藝大公演紀錄,「甚至後來還引起唱片公司的注意,希望幫他出演奏專輯。」吳順火開心說。老大、老三也是在放棄學業徬徨時,有個給鼓勵不給責難的放牛班爸爸,領著他們一路上找到自己興趣,「老大直到最近才敢跟別人說爸爸是校長、媽媽是老師。」
如今,老大發展美術天分,也讀台北藝術大學,持續創作;老三則進了科技大學,在資訊電子找到興趣,目標當工程師。一家都是放牛班,卻都走出了自己的路。
*97學年度卓越校長名單
1 陳銘珍 宜蘭宜蘭國小
2 紀肇聲 中縣鹿峰國小
3 陳玲珍 桃園楊心國小
4 韓青菊 桃園石門國中
5 吳順火 北縣新莊國小
6 劉美娥 北市新生國小
7 郭乃文 南市光華女中
8 陳淑玲 宜蘭古亭國小
9 黃俊豪 嘉義民雄國中
10 陳文全 南縣南新國中
11 陳滿玉 竹市香山高中
12 江鴻鈞 中縣東勢國小
13 黃義虎 國立大里高中
14 陳志福 彰化啟智學校
15 陳玉英 苗栗銅鑼國小
16 曾文錄 北市民權國小
17 吳正成 台東東河國小
18 林美雲 北市永吉國中
19 洪寶蓮 北市天母國中
20 許振輝 北市松山工農
吳順火小檔案
出生:民國44年
最高學歷:師大教育研究所
人生大事:
15歲,初三淪落放牛班
30歲,師大就讀,啟蒙終生奉獻小學教育
42歲,成為國小校長
洪玉水小檔案
出生:民國42年
最高學歷: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人生大事:
22歲,家產因賭博全賠光,隔天北上做黑手
35歲,成為實習機械老師
45歲,接獲通知考上校長
52歲,媒體報導體罰,萌生退休念頭
商業周刊 2008-11-24/鄭呈皇
公告版位
如何更快吸收《峰言峰語》?想節省時間,先了解峰仔的分類方式唷! 連結:如何閱讀《峰言峰語》?
- Nov 24 Sat 2007 18:54
來自放牛班的校長
close
他們不放棄自己,40年後也不放棄學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