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 處理敵意的富蘭克林法則

如何處理和那些對你有敵意、藐視你的人的關係?

「不要為他做一件事,而是讓他為你做一件事。」這就是著名的「富蘭克林法則」。

曾經,本傑明•富蘭克林有一個政治上的競爭對手,經常說他的壞話。

富蘭克林沒有氣到跳腳,而是給這位紳士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聽說您的私人圖書館裡有一本很罕見的書,請求借閱。對方收到信,馬上借給富蘭克林所要的書,兩個人從此盡釋前嫌。

 

2 人的一生到底能做多少事

富蘭克林是美國的開國之父之一。他參與了《獨立宣言》的起草,也出席過1787年修改美國憲法的會議。

獨立戰爭期間,富蘭克林被派往法國,他在法國受到上至貴族王公、下至街頭百姓的歡迎,並說服了法國出兵英國。

你們以為真的是華盛頓的大陸軍打敗了英國軍隊?

如果沒有法國的軍艦趕走前來救援的英國艦隊,切斷了英軍的海上補給線和退路,英國人是不會走投無路、不得不向美國人投降的。在接受英軍司令康華利的投降儀式上,前來看熱鬧的法國士兵比美軍士兵還多。這很像離開了中國人民志願軍,金日成根本打不贏朝鮮戰爭。

富蘭克林還是一位科學家、發明家、作家、企業家和音樂家。

大家可能聽說過富蘭克林在下雨天放風箏的故事,那個故事是瞎扯的,但富蘭克林確實發明了避雷針。

他創造出正電、負電的概念,後人根據他的思想發現了電荷守恆定律。

他最先繪製出暴風雨的運動軌跡,推進了天氣預報。

他發現了墨西哥灣的海流。

他發明了顆粒肥料,設計了最早的游泳眼鏡和蛙蹼。

他出版了美國第一部醫學著作和第一部小說。他寫的《窮理查年鑒 》和《富蘭克林自傳》流傳至今。

他最早組織了消防廳,創立了近代的郵政制度。

他是美國廢奴運動的先驅。

他發明了一種樂器:玻璃琴。

他懂好幾門外語,包括:法文、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等。

但是,富蘭克林終其一生只在學校里學習過兩年。由於家境清寒,他十歲就輟學回家,幫助父親做蠟燭。他的成就,都是靠自學獲得的。終生努力,便成天才,這是對富蘭克林的最好的刻畫。

 

3 成為一個「自我造就者」

像富蘭克林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自我造就者」。他具有極其強大的自學能力,不僅從書本中學習,也在社會實踐中學習。

但首先,你必須付出十倍的艱辛。

富蘭克林在學校的教育還不足以讓他寫出完整的句子,但他通過刻苦練習,成了一名出色的作家。

他在16歲的時候。通過模仿英國期刊《旁觀者》上的文章練習寫作。

他先是把文章的大意記下來,然後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再把自己寫的和原文對比,找出差距;他把雜誌上的散文改寫成詩歌,再把詩歌改寫成散文,以此提高自己的辭彙量,錘鍊遣詞造句的能力;他還會把原文打亂,嘗試重新組織文章的結構,然後再和原文對比,看看自己的思路是否足夠清晰。

僅舉這一個例子,你就能看出,富蘭克林付出了多少努力。

你們有沒有產生過想抄近路、走捷徑的心理?是否以為只要每天花很少的時間,聽聽專欄文章,就能代替自己去讀書、思考和寫作這些更為艱辛的事情?

很遺憾,在這個世界上是沒有捷徑的。你們要走窄門,不要走寬門。因為「引到死亡 ,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我時常聽到有些讀者說,在訂閱「得到」專欄之後開始買書、讀書,或是開始嘗試寫作,這才是值得鼓勵的進步。

其次,你必須有不可饜足的好奇心。

在學校里照本宣科學習的人,可能會更容易地學到系統的知識,但他們不一定會熱愛學習,也不會有足夠多的好奇心。富蘭克林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感興趣,他尤其對事物運行背後的道理著迷。

假如你想成為一個自我造就的人,就要有這種在荒野里探險的興趣。在學校里的學習看似有系統、有教學大綱、有教學單元、有中心思想、有預習複習,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但這不是探求真理的正確路徑。真理是不會像擺在貨架上的商品一樣明明白白地展示給你的。

為了親近真理,你要學會懷疑、見識錯誤、親自追隨大師、習慣不斷地背叛過去的自己、忘記曾經相信過的道理,你要做好四渡赤水、六出祁山的準備。在你出發之前,是不會有地圖、也不可能知道目的地、沿路也不會有路標的。真正的學習,在路途中,不在終點站。

最後,你得有很高的情商。

因為別人走的路跟你不一樣,你可能會感到很孤獨。這時候,你需要的是找到一群志同道合者,而不是四面樹敵。

我推薦過《硬球》一書。這本書中提到,要是讓別人支持你,就不要給人恩惠,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你可以幫忙把一個選民的女兒送進名牌大學,但他很快就會把這件事忘記。他只記得自己還有一個女兒,你沒有幫忙。但是,如果這個選民花了大量的金錢和時間支持你競選,他就會支持你到底,因為他在你身上投入了那麼多。

就像馬基雅維利所說的,偉大的事業就像偉大的戰爭,只要作出了犧牲,就需要進一步作出犧牲。

 

羅輯思維 2017-3-12/何帆

我在最後一期《羅輯思維》視頻節目里引用了富蘭克林的話——
「我的大部分知識都是這樣獲得的:
在尋找某個資料時意外地發現了另外的資料。」

這是大自然演化的一個奇妙特性——
你奔著一個目標去行動,
這個目標未必能達成,
但是一定有意外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