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核桃:華與華為企業排除干擾,決大疑、定大計的代表案例
華與華 2021-11-25(原文出處)
六個核桃案例解析
華與華的經營使命是:讓企業少走彎路。做咨詢,不僅僅是幫企業做“戰略咨詢”,同時也是為企業臨大事,決大疑,定大計。六個核桃,就是華與華為企業排除幹擾,堅持自我,少走彎路的代表案例。
2021年10月,六個核桃母公司養元飲品公布第三季度業績報告,截止2021年9月,企業實現營收50.12億元,同比增長65.99%;凈利16.30億元,同比增長39.54%,營收凈利雙增長,增速領跑國內植物蛋白飲料行業。
而在2020年9月,當六個核桃找到華與華時,企業正面臨著產品銷量波動的困境。在這一年的時間裏,華與華為六個核桃做了哪些事呢?
學習本文,您將學到以下5個核心知識點:
1、找到真因,臨大事,決大疑,定大計;
2、商品即信息,包裝即媒介。基於“三現主義”的超級符號放大術,實現貨架陳列優勢;
3、華與華的廣告投資觀:廣告標配,交品牌稅。藥不能停,藥不能換,藥量不能減;
4、15秒TVC廣告不是講故事,是耍把戲,是“產品演出”。 要用15秒鐘讓人掏錢,買他第一次聽到的產品;
5、營銷日歷就是“品牌生物鐘”,形成營銷時間節拍,積累品牌資產。
1 找到真因 臨大事 決大疑 定大計
華與華經常講“哲學級洞察,原理級解決方案”,這裏的哲學,不是指品牌的哲學、營銷的哲學,而是指人的哲學,人心的哲學。
《大學》中說:“止定靜安慮得——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有所得。”
心定之後才能知止,才能止於至善。這就是企業哲學,也是華與華的企業心學。
養元飲品成立於1997年,24年間,用六個核桃一款大單品,實現銷售額從0至100億銷售規模,並在2015年達到了巔峰。從2016年起,六個核桃銷量開始出現波動,這也是六個核桃找華與華想解決的課題。
找到真因,是華與華方法的重大戰略價值。任何事情一定要找到真因,找不到真因,就無法制定對策,正所謂“臨大事,決大疑,定大計”。
要找到真因,首先在於企業尋寶,找到企業過去成功的真因是什麽。
六個核桃過去的成功,堪稱是快消品行業教科書式的標桿案例,在企業尋寶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六個核桃過去成功的4大真因:
1)命名的成功:“六個核桃”直接與品類產生關聯,占據“核桃乳”大品類,同時數字+品類的命名方式簡單易記,消費者一聽就能明白,一聽就能記住;
2)廣告語的成功:“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把“核桃補腦”這個文化母體和消費常識,直接和品牌嫁接,極大降低了品牌的營銷傳播成本;
3)渠道策略的成功: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渠道策略及大流通渠道政策,布局全國100萬家終端網點,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了對全中國農村市場的覆蓋;
4)推廣的成功:聘請魯豫為代言人,從2010年開始從地方到央視的大傳播、大廣告策略,迅速打開了全國知名度。
通過這一系列動作,2010-2015年,六個核桃進入了高速發展期,但隨著銷量的快速增長,負面的報導也接踵而至。
2016年起,媒體對於六個核桃“是否有益大腦”、“是否真材實料”等問題產生了一系列質疑。而面對媒體的負面報導,企業放大了這些負面輿論的影響,接下來的動作也產生了分化:
第一,廣告語的分化。弱化了主廣告語“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2017年將主廣告語換成了“狂燒腦,為閃耀”,2019年又將主廣告語改為“讓自然智慧,陪伴聰明的你”。將“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放在了從屬地位。
第二,代言人的分化。2018年,認為品牌需要年輕化,啟用了新的品牌代言人王源。2019年認為需要表現真材實料,將代言人換為郎朗。
三年兩次更換廣告語和代言人,造成了品牌資產的分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也產生分化。
“譽滿天下,謗亦隨之”
我們尋找真因,企業為什麽會出現負面輿論?
究其原因,是因為六個核桃成功了!譽滿天下,謗亦隨之。你有美譽,就一定會有誹謗,這也是人性的規律和基礎。
所以,負面輿論不是問題,自己過度重視負面輿論反而會造成問題。而人往往會過於放大自己的負面。
所以,華與華認為,六個核桃產品銷量波動的真因,不是因為媒體輿論質疑,而是輿論質疑之後,企業自己的動作分化,品牌資產也分化了。
因此,解決六個核桃銷量波動真因的對策,在於“宣傳戰”。宣傳的本質就是不斷的重覆灌輸一個結論,重覆不變。
在宣傳中,每次變化的部分,都是為不斷重覆的那幾句話服務的。重覆的部分是君,變化的部分是臣。如果重覆的部分改變了,那就出問題了。
因此,華與華對六個核桃的第一個重大判斷,就是排除負面輿論干擾,堅持曾經做對了的動作,重拾「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這句廣告語作為主宣傳語,100年不變。
重拾廣告語是為六個核桃制定的關鍵決策,但只有廣告語是不夠的,因此,華與華還為六個核桃制定了三大關鍵動作:
第一,打造超級包裝,基於“三現主義”的超級符號放大術,獲得在終端的陳列優勢;
第二,用華與華“吃藥三原則”,發動六個核桃品牌宣傳戰;
第三,打造營銷日歷,形成品牌生物鐘。
2 基於“三現主義”的超級符號放大術 打造超級包裝
對於快消品行業來說,包裝設計是品牌營銷的戰略重心和決勝點。商品即信息,包裝即媒介,一個好的包裝設計,勝過1億的廣告費。
華與華的創意和設計都不是在辦公室裏頭腦風暴出來的,而是必須要去到現場,發現並總結出來的。
我們基於華與華方法的三現主義:現場、現物、現實。從事實出發,一切問題在現場,走到現場看問題。
▲華與華六個核桃項目組同事在超市售賣產品
通過市場走訪我們發現,六個核桃與其他快消品不同,它是一個以整箱銷售為核心的產品,整箱購買我們產品的消費者占到90%以上。
華與華說,一切的包裝設計要基於最終的使用場景來思考,我們很快確定箱體包裝設計,是六個核桃包裝設計的戰略重心,也是品牌最重要的廣告位。
既然是廣告位,我們就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如何用一個最大化的刺激信號,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以謀求消費者最大的行動反射呢?
用超級符號,放大刺激信號
華與華說,尋找品牌的超級符號就是找到它的“原力”,要挖掘品牌與生俱來的戲劇性。六個核桃是一個超級品牌名,我們就是要找到品牌與生俱來、能量最大的文化原力。
我們發揮本能,不思而得,六個核桃的文化母體,就是“核桃”本身。
找到了“核桃”這個文化母體,並將核桃與品牌名結合並放大,把一顆普通的核桃,變成“大核桃”,這就是一個“大創意”。
許多品牌終其一生都想謀求一個大創意,而我們說什麽是大創意?大創意就是把創意放“大”。再小的創意,只要放得足夠大,它就是大創意!
有了超級符號,我們就基於三現主義,在包裝上發揮超級符號最大的價值,用“超級符號放大術”,打造六個核桃的超級包裝,釋放品牌最強的刺激信號。
包裝就是廣告位,超級符號用到位
在包裝設計之前,我們先將六個核桃的箱體包裝,拆解為:主板面、頂面和搖蓋,三大關鍵接觸點。
主板面,是包裝在終端陳列的核心面,是能讓消費者第一眼發現品牌的位置。
因此,我們首先在主板面上,放大超級符號,將“大核桃”上下撐滿放到最大,釋放最強的刺激信號,讓消費者遠遠就能發現我們。
其次,在走訪市場中我們發現,超市在陳列我們產品時,搖蓋也會成為品牌露出的一面,因此,我們同樣也放上超級符號,讓一個箱子的四周都有超級符號,集中釋放超級符號的能量信號。
廣告語上包裝,強化品牌資產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廣告語是六個核桃最重要的資產,也是打動消費者的購買理由。
因此,我們用“中軸對稱”的設計版式,將重新改善的罐體包裝和廣告語放至在箱體頂面,在有限的空間裏將六個核桃品牌名和包裝放到最大,不僅提升了視覺效果,也向消費者的下達了行動指令。
不僅如此,我們還對六個核桃全系產品包裝進行了重新設計,統一超級符號,統一包裝版式,一以貫之。
積累品牌資產的同時,放大品牌的刺激信號,讓產品包裝在終端錯綜複雜的環境中,獲得陳列優勢,讓消費者一眼就被這顆“大核桃”所吸引,在終端用超級包裝釋放六個核桃品牌刺激信號。
3 “吃藥三原則”發動品牌宣傳戰
拉斯韋爾在《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一書中提到:“宣傳,其實就是思想對思想的戰爭。”對於品牌來說也是如此,品牌傳播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對消費者進行宣傳。
在回顧總結六個核桃成功的真因時我們發現,大廣告策略曾經是助力六個核桃品牌騰飛的關鍵策略,這背後是品牌對“宣傳”的重視。
我們常說,企業過去的成功,是因為過去做對了一些事情,企業遇到問題,是因為把原來對的事情給丟了。
而華與華的工作,就是“撿起”,撿起曾經六個核桃成功的決策和行動,重啟大廣告策略,發動品牌宣傳戰。
品牌宣傳戰,關鍵在於“宣傳”。發動品牌宣傳戰,就要掌握宣傳的本質——重複!拿破侖曾經說過:“極為重要的修辭法只有一個,那就是重複。”
為此,我們為六個核桃制定了“品牌宣傳戰”3大關鍵動作:
關鍵動作一:廣告標配,交品牌稅,廣告持續不停藥,重回央視打廣告
說到宣傳,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打廣告。那麽,華與華對於廣告投資的理念是什麽呢?
華與華認為,投廣告就是交品牌稅!廣告投放應該成為所有企業的標配,不要考慮它“有沒有效”,因為這根本不是問題,會問這個問題,本質是企業主還捨不得花錢罷了。
企業應該把投廣告當交品牌稅,自己定一個稅率,每年首先確保把錢花光,然後再考慮效果問題,就算“沒效果”,也比不投強。這就叫:廣告標配,交品牌稅。
比如華與華,從2008年以來,就持續不斷的在北京、上海兩地的機場、航機雜誌投放廣告,我們給自己定的品牌稅率是10%,每年的首要任務,就是如何保證把這10%的廣告費花光。
這也是華與華給所有客戶做一個樣本:廣告不能急功近利,著急了就燒錢,手頭緊就全停了,始終要遵循華與華的“吃藥三原則”:藥不能停,藥不能換,藥量不能減。
六個核桃自2010年開始聘請代言人魯豫,並在每年的春節、中秋等核心的銷售節點,在央視開始大規模投放廣告,讓六個核桃品牌迅速打開了全國的知名度。
但由於受到媒體輿論的沖擊不僅減少了央視的投放,還改變了廣告的內容。
因此,品牌宣傳戰的第一步,就是讓六個核桃遵循“吃藥三原則”:
藥不能停——重回央視,繼續投放品牌廣告;
藥不能換——重複宣傳品牌廣告語: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
藥量不能減——從原先的階段性投放,改為全年不間斷投放,提高曝光度。
為什麽要重回央視?這是基於華與華對於媒介的理解。
華與華提出媒介信號論:廣告是企業給顧客發信號,信號必須貴,如果信號不貴則信號無效,並且信號的媒介要強,能量越強,反射越大;並且要重複,不斷地重複。
試問,在中國的傳統媒體中,還有哪個媒體比央視更貴?哪個媒體的信號能量比央視更大呢?答案便不言而喻了。
既然重回央視,那就需要考慮到廣告傳播的內容是否能有效釋放,是否能放大品牌傳播的信號,提高宣傳的效率。
因此,我們為六個核桃重新創作拍攝了全新的品牌超級廣告片。
華與華創作的廣告片,不是講故事,而是“耍把戲”,是用15秒鐘讓人掏錢,買他第一次聽到的產品。
“把戲”是什麽?“把戲”是能讓你目不轉睛地看,一字不落地聽,全盤接收你傳達的意見,並傾向於接受你提供的結論。
華與華對於廣告片的創作,有四大原則:
① 記住品牌叫什麽名字——記住我是誰;
② 記住商品長什麽樣子——記住我的樣子;
③ 給人購買理由和衝動——知道好在哪,讓人想買;
④ 建立品牌符號和企業戰略優勢——留下品牌資產,讓人認準了下次再來、持續買。
如今,觀眾對廣告片的“耐藥性”越來越高,溝通的成本也越來越高。基於此,在創作六個核桃超級廣告片時,我們抓住了兩個核心:一個是重複,一個是“耍把戲”。
1)重拾經典廣告語,廣告片裏說3遍
在給六個核桃創作超級廣告片中,15秒裏我們讓廣告語重覆了3遍: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腦子666!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腦子666!
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腦子666!
我們遵循“翻拍經典,註入流行”的創作原則,在品牌廣告語重覆3遍的基礎上,融入了最符合六個核桃的流行語“腦子666!”,充分發揮品牌名“六個核桃”與生俱來的戲劇性,為六個核桃註入了新的品牌資產。
2)郎朗抱上大核桃,超級鏡頭“耍把戲”
華與華的超級符號和電視廣告從來都是一體的。大創意就要“大”創意,我們在包裝上通過超級符號“大核桃”釋放強大的能量信號,在廣告片中也同樣適用。
一個好的廣告片,就是要讓代言人和產品產生互動,並“耍起把戲”。
因此,我們制作了一顆“大核桃”,讓代言人郎朗在廣告片中始終抱著大核桃,並讓六個核桃包裝從大核桃中“噴射”出來,並且將這個“超級鏡頭”在15秒中重複三次,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
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全新的超級廣告片,就連代言人郎朗在現場拍攝現場都稱讚到:“我喜歡這次的創意!抱著一個大核桃,肯定能讓觀眾記住!。”
關鍵動作二:進高鐵,進社區,多打硬廣告,少做軟宣傳
在品牌宣傳戰中,除了央視,我們還選擇了高鐵站和社區電梯,作為六個核桃的品牌宣傳陣地。這也是遵循六個核桃企業自身的現狀和稟賦。
六個核桃的核心銷售渠道在下沈市場,因此,我們建議六個核桃占領高鐵站廣告這一媒介形式。
為什麽選擇高鐵站?首先,高鐵站覆蓋面廣,上到一二線城市,下到五六線縣城,都滿足六個核桃全國渠道布局所能覆蓋的人群;
其次,節日是六個核桃重要的營銷節點,也是高鐵站人流的高峰期。
拿春運舉例,每年春運大約40天的時間裏,大約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被譽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人類大遷徙”。
這便意味著,春運期間30多億次的人流,就等於30多億次的廣告曝光。因此,2021年六個核桃在全國500+高鐵站,投放了大屏LED平面廣告,覆蓋核心銷售市場。
鋪天蓋地的六個核桃廣告,不僅發出了品牌強有力的信號,還增強了各地經銷商對品牌的信心,2021年中秋銷售目標超額完成,達成率為104%。
對於快消品企業來說,媒介投放要打“組合拳”。高鐵站覆蓋了核心銷售市場,而社區電梯廣告,就是要覆蓋家庭日常飲用的消費人群。
六個核桃與新潮傳媒達成年度戰略合作,覆蓋全國28個省,100+個城市,60萬+部電梯,與高鐵廣告雙管齊下,形成同頻的宣傳節拍。
關鍵動作三:占堆頭,刷門頭,終端全面媒體化
據美國廣告協會統計:消費者中19%是事前決定要什麽而走進商店的,而其余的81%則是受終端媒體化的影響而購買的。
因此,終端是消費者實現購買的第一現場,也是品牌在渠道的“戰場”,誰掌握了終端,誰就擁有主動權。
六個核桃的渠道分布是以KA、流通渠道為主,全國擁有100萬家終端。
如何讓消費者在終端上一眼就看到六個核桃的貨架,並且被吸引購買更多的產品,是銷量提升的關鍵,也是快消品銷售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1)KA渠道占堆頭
KA渠道的終端不僅是消費者購買的第一現場,還是品牌向消費者傳播的道場。
往往在超市裏有更多貨櫃、更多產品、更多物料露出品牌信息的,消費者自然而然會認為是大品牌!因此,占領堆頭,將KA終端的堆頭打造成品牌的道場尤為重要。
打造六個核桃的KA品牌道場,核心是提升品牌發現感,讓六個核桃堆頭能一眼跳出來,因此在設計中,核心是放大六個核桃的品牌名、大核桃符號和代言人郎朗的形象。
並且針對不同堆頭的類型,制作成《終端全面媒體化落地執行手冊》,讓全國的經銷商好執行、好操作、好落地。
▲六個核桃終端實拍照片
2)流通渠道刷門頭
流通渠道主要是以小型超市、小型食品店、小百貨店為主,因此在流通渠道,終端門店就是品牌最佳的廣告位。
其中,門店的門頭是各大品牌搶占的第一廣告位,早在2005年,華與華就為晨光文具,制定了門頭戰略以及晨光樣板店工程,一直延續至今。
因此,我們為六個核桃規劃了終端流通門店刷門頭工程,並在4個月的時間裏快速執行,統一放上了“大核桃”超級符號,在縣級市場釋放能量最強的媒介信號。
4 打造全年3大營銷日曆 形成品牌生物鐘,積累品牌資產
營銷日曆就是“品牌生物鐘”,就是給品牌形成固定的營銷節拍和主題,重複積累,把營銷活動也做成品牌資產,形成品牌生物鐘,是在內部形成所有員工一年的工作節拍,自動重複,精益求精;在外部,則是在顧客腦海裏形成消費生物鐘,到時間他就來。
六個核桃在過去多年的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套標準的時間節拍。我們在六個核桃過去的基礎上,穩固延續品牌資產,打造三大營銷日歷:高考季、中秋節和春節。
高考季,紮根文化母體:孩子高考,多喝六個核桃
每年的4-6月正逢火熱的高考備考時期,因此,每年六個核桃都會聚焦在高考的主題上進行品牌傳播活動。
聚焦高考,首先是要創造一句高考季的核心傳播話語。我們說,廣告語不是我們創造一句話告訴消費者聽,而是創造一句話讓消費者說給別人聽,要找到文化母體。
顧名思義,高考的文化母體,一個是“高考”,首先要先占住“高考”這個詞,是誰高考呢,是孩子高考。我們的宣傳對象,就是家裏有孩子正在準備高考的父母家長。
因此,我們將話語寄生在母體之中,並延續“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的超級句式,創作了六個核桃高考季的核心傳播話語:孩子高考,多喝六個核桃。
我們還創意了六個核桃高考季TVC,延續“孩子高考,多喝六個核桃”和“666”的品牌資產。高考季TVC廣告詞:
這段時間,孩子高考,特別用腦
多喝六個核桃,腦子666
每天一罐 補充核桃營養
孩子高考 多喝六個核桃
腦子666
每天一罐哦
為了放大六個核桃高考季的能量信號,我們和客戶共同創意策劃了“6月6六個核桃孔廟祈福節”,一同前往山東曲阜孔廟,為全國廣大考生祈福,並且在高考3天期間,在核心市場的高中,開展“考生免費領核桃乳”的活動。
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將“6月6六個核桃孔廟祈福節”打造成專屬的品牌活動,年複一年,持續積累,持續精進。
中秋節、春節,穩固品牌資產:六個核桃,六六大順
中秋節和春節是六個核桃全年重要的兩大營銷節點,因此,在營銷主題上,首先要做到一以貫之,穩固延續品牌資產。
華與華的品牌資產觀,是能給企業帶來效益的消費者品牌認知,做任何一件事,一個創意、一個設計、一個活動,都要問自己:能不能形成資產,能不能保護資產、能不能增值資產,如果能,就堅決重複投資。
自2013年起,六個核桃的節慶主題一直是:“六個核桃,六六大順”,是在過年過節家庭團聚、走親訪友時,讓消費者傳遞的一句美好祝福。
因此,在中秋節和春節的營銷上,我們建議持續投資“六個核桃,六六大順”,管用100年。
其次,我們還對終端的堆頭進行了主題化設計,將堆頭設計的重心聚焦在圍擋和插卡的氛圍營造上,不僅放大了終端的刺激信號,還提升了終端的節慶熱賣氛圍。
不僅如此,針對於中秋節和春節兩大營銷節點,品牌TVC我們也同步進行了創作拍攝,延續“大核桃”和“666”的品牌資產,統領節慶期間在央視上的傳播。中秋節/春節 TVC廣告詞:
六個核桃,送孩子,學習666!
六個核桃,送親友,工作666!
六個核桃,送長輩,身體666!
春節送禮/中秋團圓,六個核桃,666!
本文總結
華與華與六個核桃的合作,不僅僅是提供咨詢方案,還在企業經營發展出現波動困境時,及時準確的找到真因,臨大事、決大疑、定大計,是華與華幫助企業排除干擾,堅持自我,少走彎路的代表案例。
一年時間,六個核桃快速恢復品牌銷量和勢能,實現營收和利潤雙增長,我們總結了4大關鍵動作:
第一,找到真因,臨大事,決大疑,定大計。重拾廣告語:經常用腦,多喝六個核桃。
第二,打造超級包裝。在終端放大品牌信號刺激,實現終端的貨架優勢。
第三,發動品牌宣傳戰。遵循華與華“吃藥三原則”,藥不能停,藥不能換,藥量不能減:上央視,進高鐵,進社區,占堆頭,刷門頭,重振品牌市場聲量。
第四,打造全年3大營銷日曆。形成品牌生物鐘,積累增值品牌資產,形成全年營銷節拍。
華與華 2021-11-25(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