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連結】太陽餅

身為台中人,我一直對太陽餅有深深的困惑。

困惑的不是它的好吃與否,而是在做為伴手禮時,我找不到一間比較出名的店。

老店當然很多,但沒有最出名的,其實這在其它的伴手禮中比較少見,像蛋黃酥你知道《不二坊》,蛋捲你知道《福義軒》,鳳梨酥你知道《俊美》《佳德》《微熱山丘》……

但在太陽餅界中,你找不到最出名的那個,每間老店好像都出名,但又好像沒那麼出名。

我不信邪,找個時間,一口氣吃遍了台中名店的太陽餅,發誓要帶給朋友推薦台中最好的太陽餅,吃了一圈後,嗯,我發現,好像確實找不太出來。

別誤會我,不是說難吃,而是吃來都不錯,但問題是吃來都差不多,這時我才知道為何沒有霸主,因為,各間店都沒有差異化。

就當我心如死灰時,太陽花學運的太陽餅發出了陽光,讓我在太陽餅的黑暗中,看到太陽的曙光。

【嘉味軒】

尼瑪,真是太陽、太陽、太太陽了。

緣起是,有學生闖入立法院,把官員從台中買來珍藏的太陽餅吃光光,這種舉著學運名義,懲罰台灣官員的事,不知為何,聽來總有種莫名的快感。

我不在台北,無法躬逢其盛,但人在台中,買盒來過癮總行吧?

《嘉味軒》,真的吃來不一樣,但我咀嚼後,發現原因卻出奇地簡單。

首先,傳統的太陽餅內餡太少,所以吃完後,還是覺得嘴巴吃了太多餅皮,感覺有些不爽,說好的皮薄餡多,你給我來個皮厚餡薄?《嘉味軒》發現了老店的問題,於是將內餡加量許多。

其次,某些傳統老店的太陽餅,在內餡中(主要是奶油和麥芽糖)竟會加了豬油,尼瑪,豬油是加在餅皮,不是加在奶油中好嗎?豬油加在奶油中,講真的,就是不搭。

《嘉味軒》發現了這二點問題,於是做了微改良,生意一飛衝天。

老店一顆賣20元,嘉味軒一顆賣到35元,還賣到供不應求,賣到行政院秘書長都要偷藏,賣到憤怒學生都要啃上幾口來洩恨。

江湖一點訣,說破沒價值。你說,難嗎?其實不難,說穿了,就是去除豬油、加大內餡份量。

多了一些業內觀察,《嘉味軒》賺到盆滿缽滿。上帝不一定獎勵最勤勞的,但會獎勵那位最用心觀察的。

額外一提,我知道不少原來《嘉味軒》的老顧客可能會抱怨這樣會更難買到,但因為這篇也談了它產品賣得好的原因,所以短期可能難買些,但長期來說,會引起競爭者效仿,從而讓更多老店賣出好的太陽餅。

此外,悲觀者正確,樂觀者成功。

如果你想創個業,或許可以考慮一下來台中賣太陽餅,首先,這個品類目前還沒有王者,其次,你只要學習完嘉味軒的技巧後(把內餡加得愈厚愈好),然後再學一下 one boy 的行銷技巧(請不起明星,你就刷一波小網紅),然後找個好的店弄文青些,再把包裝也弄文青些,保證你比嘉味軒還嘉味軒。

註1:強調一下,本篇不是業配,純是台中人的隨筆聊聊,況且,這種老店生意好成那樣,也不需要業配,此處,我純粹就是為來台中找不到太陽餅的外地朋友,提供一絲絲的太陽。

註2:聯強餅店的太陽餅也不錯,得過金獎,台北也有店,它的內餡味道其實和嘉味軒差不多,但餡還是少了些,不過我認為它已比多數老店好吃了。

註3:這裡只是純聊天,雖然台中太陽餅名店我大部份都和嘉味軒 PK 過,但還是有可能有遺漏,如果你也 PK 過,發現比《嘉味軒》還好吃,也歡迎留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