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了那麼多貨幣,為什麼全球都在通貨緊縮?

通脹,是過去幾十年的主旋律,很多老百姓想當然的認為,世界會永遠通脹下去,錢會變的越來越不值錢。

但實際上,通縮才是世界的最終歸宿,因為大家都採用市場經濟體制。 

1
市場經濟體制有一個重大特徵,生產者會無窮無盡的提升自己的生產能力,直到其達到整個社會的資源承載極限(土地、人口、能源)為止。

但大多數時候,我們很難觸碰到資源極限,社會的生產擴張就被迫停止,因為東西賣不出去了。

沒有利潤,企業主當然就會停止擴張。

但賣不出去並不是因為沒有需求,而是我們的分配機制出現了問題。

人類的需求是無止盡的,我不僅需要喝牛奶,我還需要用牛奶泡澡,我永遠有需求。

但是在美國大蕭條期間,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進河裡,也不願意把牛奶免費送人 。

「problems did america face during the great depression」的圖片搜尋結果

這張圖大家都熟,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在書本上學習過。

那個時候,吃不飽飯、把牛奶當奢侈品的我們,根本無法理解美國人為什麼會這麼做,只能歸結於資本主義的弊端。

但實際上,這不是資本主義的弊端,而是市場經濟的弊端,只要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都會出現生產過剩的問題。

電影院寧可空著座位,也不會讓你免費進場看電影的。我可以為你生產牛奶,但你必須給我錢,如果你不給我錢,你有再多需求,我也不可能為你生產。

問題來了,消費者手裡沒有錢啊。關於經濟危機有個辛酸笑話:

兒子:媽媽,我們快要凍死了,為什麼不生火?
母親:我們沒有煤。
兒子:不能買點煤嗎?
母親:我們沒有錢。
兒子:為什麼沒有錢?
母親:因為煤太多了,賣不出去,爸爸失業了!

根據《資本論》,資本家(企業主)是一定要剝削「剩餘價值」的,如果生產沒有利潤,那他們會立刻選擇關閉工廠。

但如果資本家有利潤,工人(消費者)手裡持有的貨幣,就一定不足以購買所有的商品,這是一個死結。

當商品賣不出去時,資本家就會被迫降價,從而影響利潤,當利潤降低到一定程度時,他們就會關閉工廠,解散工人。

失業的工人沒有收入,消費能力進一步降低,然後帶來了更惡性的循環。

《資本論》據此得出結論,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國家不可避免的宿命,每隔一段時間就一定會發作一次,必須先摧毀社會的生產能力,國家才擁有重新增長的能力,如此反覆循環。

所以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國家表面上看是在發展,實際是在原地踏步。 

 

2
社會主義國家看到了資本論,資本主義國家也看到了。

政府完全不參與的,純粹的市場經濟是不可取的,這一點已經在全世界所有國家裡得到了共識。

於是,凱恩斯為市場經濟打了一個補丁,那就是用通脹來解決這個貨幣不足的問題。

凱恩斯認為,當整個社會的生產擴張到極限時,政府不應該對商品價格下跌袖手旁觀,而應該主動干涉,來讓這些商品獲得銷量。

畢竟,經濟的本質是人類生產出牛奶供人類自己消費,而不是倒入河流。

刺激經濟需要錢,政府沒錢怎麼辦?很簡單,印鈔票呀,適當的通脹是有助於經濟的。

但事實證明,印鈔票是會上癮的,一旦開始,就會像吸毒一樣根本停不下來,只會越印越多。

而印鈔票,會立刻引發真通脹,甚至是惡性通脹。

美國大蕭條期間,日本曾經通過大規模印鈔來刺激經濟,但馬上就上癮了,1936年日元和美元的兌換比例是1:1等值,但現在1美元可以換100多日元,追根溯源,就是當初大量印鈔帶來的惡果。

而且事實證明,印鈔帶來的通脹並不能帶來經濟太多的實質性增長,日本的經濟輝煌也不是靠印鈔得來的。

倒是國民政府,學著日本去印鈔,結果把自己給印死了。

如果印鈔票就能刺激經濟,那管理國家就太簡單了,在鈔票後面直接加一個零,國家的GDP就能翻10倍?

如果這種辦法真的有效的話,那大家直接用筆在自家鈔票後面加0就可以了,加的0越多國家越富強。 

但實際上,辛巴威加了那麼多零,國家也沒強盛起來,反而瀕臨崩潰。

「津 巴 布 聿」的圖片搜尋結果

印鈔後患無窮,且效果不大,所以後來世界各國政府,就給凱恩斯經濟學再打了一個補丁,那就是允許刺激經濟,但不準印鈔。

你在逗我嘛,不印鈔你讓政府拿空氣去刺激經濟啊。

經濟學家還真想到一個絕妙的點子來解決這個問題,那就是靠債務來點石成金。 

 

3
自上世界80年代末開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建立了,那就是不斷通脹,但絕不印鈔。

沒和你開玩笑,30年來,大家連一塊錢鈔票都沒印過,你有多少黃金,你才可以印多少鈔票。 

你當我瞎,這些年印了多少貨幣難道我不知道,怎麼可能沒印鈔票。

實際上,還真沒印過。

雖然我不印鈔票,但我可以借錢吧,借錢還錢總不違法吧。

在《印鈔機停了,負利率來了,你彎道超車的機會來了》一文中,我曾說過這個道理,今天我再說一遍。

如果我決定增印100萬的基礎貨幣投入市場來刺激經濟,我直接印100萬來買東西行不行。

當然不行,因為我是不勞動的,只會印鈔,如果我這麼做,那就是在盜竊居民財富,國民黨就是這麼搞的,然後垮了。

但如果我把這100萬貸給你,你去買東西,那就沒問題,因為你是勞動的,你承諾將來會還給我這100萬。

從法理上來看,我雖然憑空借給了你100萬,但你也承諾還給我100萬,我沒有印鈔。

但這100萬基礎貨幣實打實的流入了市場,刺激經濟的目的達到了。

所以,一旦商業銀行的貸款放不出去,央媽就會變得很著急。

老百姓不願意借貸怎麼辦?

沒關係,你看這房子香不香,想不想來一套改善下居住條件?

債務,是支撐新一代凱恩斯主義的主要支柱,有新債務才有新貨幣。

2018年,美國國債的數額已經達到了23萬億美元,而當年的GDP總量才20.5萬億美元。

把美國全年的GDP拿出來,還不夠還清債務的。

每年,美國僅支付的國債利息,就高達6000億美元。

美國政府在2019年的財政預算收入是3.462萬億美元,支出預算為4.447萬億美元,不僅不還錢,反而又借債了1萬億美元當赤字。

因為這個債務是不能還的,它不僅是債務,還代表了美元的供應量。

歷史上,美國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政府有了財政盈餘,選擇的並不是還錢,而是減稅。

手頭有了錢,寧可減稅也不還錢,因為沒辦法還。

如果把債務全部還清,那世界上流通的美元也會瞬間消失,經濟會直接崩盤。

2017年,美聯儲曾試圖縮表,降低國債規模,減少美元的供應量,剛開個頭,美國經濟就開始跳水,被迫中止。

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居民債務,註定越滾越大,是不能減少的。 

 

4
發了那麼多鈔票,世界通脹了么?

沒有通脹!
沒有通脹!
沒有通脹!

除了中國之外,全世界都是在通縮,日本陷入經濟萎靡後甚至已經通縮了接近30年。

即便是中國,之所以還有適度通脹,那也是因為這些年經濟發展的太好了,人民的收入水平提升了。

你會發現,在中國所有日用品里,價格節節上漲的,都是和人力高度相關的。

凡是工廠里出來的,和人力掛鉤很低的,價格都在通縮。

速食麵、彩電、冰箱、電腦、空調、汽車,都多少年沒漲了,甚至價格還在下跌。

倒是門口的早點和理髮店,價格年年攀升,因為對人力的依賴太大。

去掉房子,去掉人力工資,這十年來能漲的東西,真的太少了。

因為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本家會無窮無盡的提供產品,一直到徹底沒利潤的那一天。

這種供應過剩,導致價格始終上不去,只有偶爾的意外才能把價格炒起來,比如2018年的非洲豬瘟。

只有科技,才是提升生產力的唯一途徑,各種經濟手段,都只是勉力維持社會生產秩序而已,不可能化腐朽為神奇。 

 

5
但是問題來了,債務雪球的滾動是有極限的,如果科技始終不升級,會出大問題。

你借錢不還可以,但至少要還利息吧,如果你連利息都不還,那和憑空印錢有什麼區別,整個社會秩序會立刻崩潰,引發真正的惡性通脹。

你借了100萬,如果貨幣貶值了1萬倍,你還是還100萬,等於你只要還100塊就可以了。

惡性通脹就是賴債,賴掉了所有債務後,大家全部清零,從廢墟里重新開始玩。

辛巴威就是這樣的,有沒有重新開始玩暫時還看不到,一片廢墟倒是真的。

所以,債務是絕對不能賴掉的,如果賴掉,等於毀滅了整個國家。

不賴可以,我也相信你,但至少要還利息把,還不起怎麼辦?

還不起,可以選擇降利息,不僅可以把社會上的存款從銀行里逼出去消費,還能降低利息支出,讓債務雪球繼續滾動下去。

1991年,日本的GDP是464萬億日元,2000年僅為534萬億日元,平均年增長率僅為1.4%,日本失去了第一個十年。

而從2000年開始,日本GDP的年增長率甚至不足1%,日本失去了第二個十年。

到今天,日本差不多已經失去了28年。

在這28年里,日本經濟幾乎原地踏步,被中國迅速追上被甩掉。

陷入經濟衰退和通貨緊縮時間最長的日本,債務問題也是最可怕的,比美國要可怕的多。

日本國債接近10萬億美元,是年GDP的224%,如果日本國債利息達到1%,那日本政府每年收入都拿去還利息都不夠。

所以,日本的利率非常非常的低,從1999年就開始執行零利率政策。

2016年,日本甚至發行了負利率國債,就是你拿100元買日本國債,十年後日本政府還給你99.5元。

這樣的國債,中國人肯定不會買,但日本人買,還超額認購3.2倍,被一搶而空。

因為日本人把錢存在銀行,交的管理費,比這個要高。

長期的零利率和通貨緊縮,讓日本經濟成為了一潭死水,日本年青一代成為了低慾望的一代。

為啥低慾望,因為明天的商品會比今天更便宜,我投資東西也不會怎麼漲價,那我幹嘛急吼吼的買東西,要那麼高慾望幹嘛,留點貨幣應急避險不好么?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費、刺激經濟,但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會出現反效果。

如今,日本政府已經用出吃奶的力氣去刺激經濟了,依然卵用都沒有。

日本的案例告訴我們,深陷經濟危機後,靠舉債印貨幣刺激經濟,是有其極限的,這個極限就是零利率甚至負利率。

日本是第一個進入零利率時代的,但他並不孤獨,因為現在歐美大量國家,也紛紛進入了這一時代。

印了那麼多貨幣,全球都在通貨緊縮。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那是因為如果不印這些貨幣,我們看到的就不是通貨緊縮了,而是價格崩盤,生產秩序徹底毀滅。

大量商品低價甩賣,大量工廠破產倒閉,大量工人失業回家,這種末日景象,你想看到么?

如今只是通貨緊縮,價格微弱下跌,已經很不錯了,說明社會秩序維持的還不錯。

利率越低,經濟越差,或者說經濟越差,利率越低。中國這麼多年一直維持高利率,說明中國的經濟增速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國出口受阻,就曾大量降息來激活經濟,大家從這個利率表中,也可以看出利率高低和經濟興衰之間的關係。 

「spiral staircase standard dimensions」的圖片搜尋結果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百姓已經習慣了經濟高速增長,也習慣了資產價格和工資一直上漲,畢竟40年來一直如此。

但是你不能想當然的認為,未來也一定會如此。

畢竟全球都已經進入了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大家都在通貨緊縮,中國可以一枝獨秀,但不可能秀的太久,早晚要被歐美主要經濟體給一起拖進水裡。 

 

6
通貨膨脹有什麼特點?

1、通貨膨脹有利於債務人,而不利於債權人。

在通脹時代,誰借錢誰發財,槓桿上的越大越好,這一點我相信在過去十年里,大家深有體會。

反過來,如果進入了通縮時代,誰借錢誰倒霉,槓桿越低越好,大家把能還的錢,全部還了。

 

2、通貨膨脹有利於利潤收入者,不利於固定收入者。

在通脹時代,貨物源源不斷的售出,老闆開心的清點利潤,湧入市場的貨幣,大部分被老闆拿走了,誰開廠誰發財。

相反那些拿死工資的人,非常落寞,所以通脹會加劇貧富分化。

一旦進入通縮時代,開廠盈利就會變得非常艱難,因為貨物賣不出去,創業維艱,隨時可能虧本,而那些拿死工資的人,心態反而好多了。

所以,在通縮時代,謹慎創業,創業黃金期一定是在大肆舉債的放水時代,或者科技爆炸的新技術時代。

 

3、通貨膨脹有利於實物資產擁有者,不利於貨幣財富持有者。

這一條很好解釋,通脹時代,誰買房誰發財,誰拿著貨幣捏手裡誰傻眼,這一點我相信大家的體會更加深刻,可以說深刻的不能再深刻了。

但是如果進入了通縮時代,這個規律也會反過來。

陷入長期通縮之後,日本如今的房貸利率僅為0.625%,簡直就是不要錢,首付在2~3成之間,但日本人依然不願意買房。

而曾經的日本人,那麼狂熱的去買房,對比起來,真的令人唏噓不已。 

按照美林時鐘經濟理論,經濟發展周期分為四個階段:

1、復甦階段:經濟上行,通脹下行;
2、繁榮階段:經濟上行,通脹上行;
3、滯脹階段:經濟下行,通脹上行;
4、衰退階段:經濟下行,通脹下行。

「circle」的圖片搜尋結果


在衰退階段和復甦階段,都會發生通脹下行的事情。

很明顯,現在全球是在進入衰退階段,而通脹下行會伴隨衰退和復甦兩個階段。

所以未來的全球經濟,可能會看到很久很久的低利率和低通脹。

中國也進入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時代,並伴隨通貨緊縮,這是早晚的事,無非就是需要花多久而已。

進入的越晚,代表中國的經濟越強,前景越光明。

我不希望中國進入低利率時代,但我們要做好這個準備,以防萬一。

【出處】遠方青木 2019-12

【峰語】別國物價跌又工資漲,台灣剛好相反/2020-01-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峰哥 的頭像
    峰哥

    峰言峰語

    峰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