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如何更快吸收《峰言峰語》?想節省時間,先了解峰仔的分類方式唷! 連結:如何閱讀《峰言峰語》?
目前分類:(自我)學習 (156)
- Sep 01 Mon 2014 09:59
為什麼角度比結論重要?
- Aug 24 Sun 2014 09:51
從經典到經驗/裝得人多了,就有了經典
最近偶然讀到劉瑜的一篇文章,叫《從經典到經驗》,很顛覆。把我心裡早就有,但是不會說,也不太敢說的話說出來了。這篇文章,有點像那個小孩喊了一句:「國王什麼都沒有穿啊」。
我們先從「經典」兩個字說起。
最近幾年,我們在做知識服務的過程中,經常會有人說,「你那叫碎片化的知識,求知還是要讀經典。」面對這種指責,我通常的回答只能是:我們做的知識服務雖然是碎片知識,但是當代人的時間就是碎片的啊。碎片時間不利用起來學習,難道用來打遊戲、打麻將才是正當的嗎?
- Jul 28 Mon 2014 07:27
你相信常識嗎?/所有長壽村都是假的,沒有例外
前兩天,我在羅輯思維微信公眾號的每天60秒語音里,說了一事情。日本有一個國寶級的大廚,「壽司之神」小野二郎,今年已經92歲了。你要是到他的壽司店吃一次,一個人至少要花三萬日元,大概相當於1800多元人民幣。而且至少要提前一個月訂位子才吃得上,那味道想必是登峰造極。
可是最近,我遇到一位廚師行業里的人,他告訴我說,小野二郎的敬業精神肯定值得欽佩,但是要說那壽司有多好,就未必了。為啥呢?
他說,很簡單啊,一個人的嗅覺細胞到了90多歲的時候,已經死掉一半以上了。味覺感受能力也下降的厲害,怎麼可能還會做出最好的食物呢。他說,在廚師這個行當里,最巔峰的狀態應該在40到50歲之間,因為經驗夠,能力也沒退化。而90多歲的人,憑的就是名氣了。
- Jul 18 Fri 2014 08:05
【鴻觀】海量閱讀方法論
- Jul 17 Thu 2014 08:15
關於防止被數字欺騙的清單
數字往往給人精確、「誠實」的印象,但事實上,生活中我們卻常常被數字欺騙。這篇燒腦清單,整理了20種常見的數字騙局,值得學習。
1. 數字來源不清。凡是不給出確切的數字出處的,都是耍流氓。下列這些說法都要小心:據調查發現、有研究表明、專家說、來自ⅩⅩ的科學家說……
- Jul 14 Mon 2014 08:19
劉潤:關於如何在談判中爭取更大利益的清單
無論是商業合作、大宗採購,還是工作面試、家庭裝修,談判已經成了隨處可見的生活場景。「得到」App請到了潤米諮詢創始人劉潤為你總結了這份清單,讓你快速掌握談判技巧。
1. 所有的談判,都是博弈。在談判開始前,雙方都處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而談判就是不斷試探彼此底線,從中爭取最大利益的過程。所以,在談判開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底線,然後守住它。
- Jul 12 Sat 2014 07:21
真要沒人玩《王者榮耀》了,你出頭只會更難吧
- Jul 11 Fri 2014 07:20
萬維鋼:關於重新認識「智商」的清單
工作生活中,我們常說某人「智商高」。那到底什麼是「智商」?「得到」App《精英日課》專欄的主理人萬維鋼,用這張清單為你辨析「智商」這個概念。希望可以幫你成為一個聰明人,也幫你辨別出身邊的聰明人。
1. 智商跟一個人積累了多少知識關係不大。它反應的是一個人的認知能力,是包括邏輯推理、模式識別、短期記憶在內的大腦運算水平。
- Jul 08 Tue 2014 16:49
萬維鋼:關於如何進行科學決策的清單
在生活中,你必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決策。那麼,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決策水平?「得到」App請到《精英日課》主理人萬維鋼,為你提煉10條科學決策的心法,助你離正確決策更進一步。
1. 決策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心理過程,是在幾個難判優劣的選項中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才是我們所說的科學決策。所以,完成一項領導布置的任務不叫決策,選一件性價比超高的商品也不叫決策。
- Jul 05 Sat 2014 08:24
關於進入大學前如何過好暑假的清單
進入大學前,除了玩,如何將這個暑假過得既輕鬆又有意義呢?「得到」App《矽谷來信》的主理人吳軍老師創作了這張清單,並為中學生列了一份推薦閱讀書單,供你參考。
1. 告別過去。如果說人生是一本書,一章翻過去了,就不會再回頭讀,但是在開始新的內容之前,總要有個總結,對過去的一些事總要有個了斷。
- Jul 04 Fri 2014 15:26
關於如何準備一場演講的清單
演講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掌握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可以通過訓練得以提升。如何準備一場演講?以下14條建議供你參考。
1. 演講是一門時間的藝術。好的演講者不是老師,不是說服者,而是導遊,帶聽眾領略沿途的風景。首先,要有“景點意識”,講到哪兒該停頓,哪兒該抖包袱,哪兒該強調,都要心中有數。其次,要有交付意識,不僅讓人聽懂,也要努力讓人得到,“拍照”帶回家。
- Jun 27 Fri 2014 06:34
語言使連接建立,又使連接中斷
1. 丹納在《藝術哲學》里說,19世紀初的那波歐洲文人,文風特別討厭,文章里提到任何東西,都不直呼其名,而要用別的詞代替。比如,提到海洋,一定說是安菲特利特女神。
2. 其實咱們中國也一樣啊。提到月亮,直接寫月亮顯得多沒文化啊,要寫成玉兔、冰輪、嬋娟、飛鏡、廣寒、桂宮等。
為什麼古今中外的文人都這樣:明明可以直說,卻非要拐彎抹角地說呢?
- Jun 22 Sun 2014 17:01
徐小平:關於那些最終將影響人生格局的問題清單
近日,著名天使投資人、61歲的徐小平被母校Saskatchewan大學授予了榮譽法學博士學位,並被邀請在畢業典禮上發表精彩演講。他認為有哪些事情,會決定人一生的命運,需要越早想清楚越好呢?
以下這張「徐小平清單」也許能幫助你,做出更好的人生規劃。
1. 選擇決定命運,認知決定選擇。在離開學校以前,就應該清楚地意識到,世界很大,變化很快。你在大學裡學到的知識,絕對不足以幫助你建立一個廣闊的視野。你必須養成隨時隨地跨界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不斷探索那些與自己的專業貌似無關的知識新邊疆。
- May 04 Sun 2014 14:40
萬維鋼:三招告別「選擇障礙症」
上周我給兒子買了三本書,先看哪一本呢?
他把三本書都擺在地上,一邊念一首咒語一樣的兒歌,一邊用手指輪流指向三本書,咒語念完,手指停在一本書上,他就選這本書。
這當然不是科學決策法,但是這個辦法也有個好處,就是他一點都不糾結,選中哪個就是哪個,然後堅決執行。
- Apr 24 Thu 2014 14:08
熊太行:我們以貌取人,但我們並不殘忍
我們在人際交往當中總是需要快速地判斷人,在幾秒鐘到一分鐘之內決定對一個陌生人的態度。這個決策過程不能像相親那樣拖太久。那麼,我們要靠什麼支撐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呢?
1 找對象,高自尊的人才靠譜
- Mar 12 Wed 2014 21:02
熊太行:姑娘,不要「隨便找個老實人嫁了」
- Mar 05 Wed 2014 11:51
不要害怕例外,那可能是你突破困境的「火星問題」
1
第谷·布拉赫是在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里最著名的天文學家。
第谷於1546年出生在丹麥斯堪尼亞(如今屬於瑞典)的一個富裕家庭,年輕時他就對天文學十分感興趣,並且系統地學習了行星運動的知識。
- Feb 24 Mon 2014 09:51
吳軍:如何在二流大學接受一流教育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夠進好的大學,但是教育資源總是有限的,在世界各國都是如此。那麼,如果進了二流大學怎麼辦呢?是否還有機會呢?
有的,而且機會並不比一流大學小很多。
1 先來看清兩個事實
- Dec 13 Fri 2013 14:13
不計成本的理想是邪惡的
絕大多數人的毛病,尤其是年輕人的,是這條:本事太小,而自尊又太多。
本事太小,意味著你本身並無太多價值,可替代性很強,他人很難給予你想要的尊重。
自尊太多,代表著你心理相對脆弱,很容易受傷,他人的忽視、冷遇和批評,你敏感地接受,並在內心放大,一不小心就生氣、就對抗。
- Dec 04 Wed 2013 13:30
這個世界沒有欠你什麼
你好!
自從我開通微博之後,很多人給我留言。大意是讓我指導他們逆襲,同時流露出對社會千般的不滿。兩年前中國幾家報紙報道了這樣一件事情:
國內一些銀行公開表示給予高端客戶的子女提供實習的機會,這樣就會對非VIP子女造成不公,由此引起了社會上很多人發出感慨,說十年寒窗苦讀拼不過一張VIP卡,甚至有人說三觀碎裂。